■张卫军
当孩子稚嫩的脚步踏入校门时,就开始和父母一起迎战高考。一路走来,孩子和父母都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收获了幸福的涟漪。从齐心协力“降妖捉怪”,到剑拔弩张反目成“仇”,再到对抗冷战形同陌路,后来又握手言和冰释前嫌,直至苦尽甘来,其中的苦辣酸甜唯有自知。
最初每一个父母都怀着希冀,憧憬孩子有一天会上清华进北大,成龙成凤。待到读初中后,发现孩子好像有点普通,也罢,将来能上重点高中考“985”“211”,也就心满意足了。不知不觉孩子进了高中,才发觉现实真的很残酷,只盼孩子能考个好一本就称心如意了。
曾经,懵懂无知的儿女经常跟父母不在同一频道上。孩子对学习心不在焉,父母会愤怒急躁、气急败坏;孩子成绩忽然下降,父母会焦虑难眠、忧心如焚;看到孩子消瘦的面庞、单薄的身躯,父母又感到揪心和无助;当孩子走了弯路且不听劝阻时,父母顿感心灰意冷;孩子学习进步了,父母高兴得像个孩子。
高考并不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衡量标准。很多父母在无数次反思中终于悟出这个浅显的道理。无论成败,家长都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回头看看,孩子历经诸多磨难、承受N次打击,顶住难以言说的压力,我们打心眼儿里心疼;孩子一天天长高了、稳重了、成熟了,我们发自肺腑地高兴。高中三年,一千多个日子里,妈妈4点多起床,精心为孩子准备每一顿早餐;晚上陪孩子熬夜,打开电视又立刻关上,偷偷看会儿手机又赶快收起,怕影响孩子的学习,真可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陪儿读书时。
临近高考,父母都变了。暴躁的不再暴躁,争吵的不再有分歧,高声大气的开始窃窃私语,不善做饭的开始研究厨艺,不常看书的开始学习考前心理调适方法,知道了焦虑无用、缓解紧张情绪需要深呼吸。
从父母严格管控到孩子的抗争、独立,经过多个回合此消彼长的较量之后,我们终于明白:父母子女一场,终究是割舍和分离。
回顾12年来的求学点滴,我们都一路修炼、一路成长。割舍是一种痛苦,分离是一种心酸,但我们仍毅然送孩子到远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