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7月14日 星期

夏季如何养护脾胃


■专家链接

吴霁晖,市中医院内三科主任,主任医师。他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曾在郑大一附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进修,擅长内科系统尤其是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经验丰富,现任中国红十字会急救专业培训师、河南省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漯河市呼吸专业副主任委员。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病在夏季高发,是由于夏季脾胃的运化功能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导致脾胃失调,引起食欲下降、倦怠乏力、消化不良。

常见的脾胃病证型

1.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脘腹胀满、恶心欲呕、口中黏腻、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脉滑数。本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喜食油腻和辛辣食物、过度饮酒所致。

2.寒湿困脾证。表现为脘腹胀满、恶心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脉沉细。本证多因居住环境潮湿或过食生冷瓜果、喜食肥甘厚味所致。

3.脾气虚证。表现为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稀、神疲乏力、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脉弱。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太过劳累、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

4.脾阳虚证。表现为食少、腹胀、腹痛绵绵、畏寒怕冷、面白少华或虚浮、大便溏稀、小便短少、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本证多由脾气虚证发展而来,或因过食生冷食物、过用苦寒药物、肾阳不足等所致。

5.胃阴虚证。表现为胃脘嘈杂、胃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本证多发生在热病后期,或因情志郁结、吐泻太过以及过食辛辣食物、过用温热辛燥药物所致。

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

1.拔罐。治疗脾胃湿热证、寒湿困脾证可经膀胱经走罐,在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留罐。

2.艾灸。隔姜灸中脘、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等穴,适用于脾气虚证、脾阳虚证患者;艾灸天枢、足三里、胃俞等穴,适用于寒湿困脾证患者。

3.穴位按压。点按中脘、足三里等穴,手掌轻揉神阙穴,适用于各证型患者。

4.中药敷脐。脾胃湿热证患者可将等量黄连、黄芩、大黄磨粉后用水调成糊状敷脐。寒湿困脾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患者可将等量干姜、肉桂、豆蔻磨粉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脐。

5.中药足浴。选择中药足浴,脾胃湿热证患者可选用黄连、藿香各20克和六一散30克;寒湿困脾证患者可选用紫苏、陈皮各20克,藿香30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患者可选用白术、干姜、茯苓各20克;胃阴虚证患者可选用北沙参、玉竹、麦冬各20克。

市中医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