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德安
有一次小孙子来看我,突然问:“爷爷,咱老家有河吗?”我说:“有啊,有一条汾河从我们村子穿流而过,在村庄后绕了个小湾,我们都叫它汾河湾。爷爷小时候经常去河边玩。”
它是南北几个村的主要泄洪通道,河水清澈见底。每当夏季,放了暑假,我和小伙伴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汾河湾了。
那时候,政府每年都要疏通汾河。河两岸有高高的河堤,一出村就可以看到,堤上种有高大的白杨树,枝干挺拔,枝叶繁茂,河风一吹,“哗哗”作响,树上的知了叫声不绝,各种各样的小鸟在白杨树上飞来飞去,河水中水草攒动,游鱼穿梭。人们在田间劳作累了,去汾河边用手掬几捧水喝,甘甜的河水顿时让人疲劳尽消。男人坐在岸边抽上一支烟,女人们家长里短地聊上一通,又都去田野劳作了。小孩子们最幸福,无忧无虑,拾点柴、割点草,更多的是去河里摸鱼捉虾。我们几个小伙伴用泥块把河水拦起来,用盆子把水舀干,就开始捉鱼了。小泥鳅躲在淤泥里,得用双手从泥里捉上来;小黄鳝更狡猾,躲在很深的泥洞里,很不好捉。
没有暴雨、没有洪水的季节,汾河湾就是小孩子的乐园。一旦发水了,汾河也失去了它平静温柔的性格,河水暴涨,奔腾而下,河水卷着树枝柴草一泻而下。那时河两岸大都种高粱,不怕水淹。老人们常讲,我们这里十年九涝,河水退后,两岸的高粱地里积水很深,收高粱时还经常在地里的水坑里捉到筷子长的青鱼。
如今,有好多年没有去看过汾河了,但它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