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2020年11月19日,市外语中学学生张永敬在校门口捡到一个红色笔筒,打开一看里面有200多元钱。她没有犹豫,转身把钱交给了老师。
今年4月10日,市外语中学学生郭嘉诚和杨臣枫在昌建广场篮球场捡到一个包,里面有两张身份证、一张银行卡和一张工作证。几经周折,他们与失主取得了联系。失主确认包内所有证件无一丢失后,对两位少年的义举大加赞赏。
4月24日,市外语中学学生杨佳皓在参加全市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时,拾到一部手机,及时上交运动会组委会。杨佳皓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表扬。该校也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为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市外语中学授予杨佳皓“拾金不昧好少年”荣誉称号。
这些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中学生良好道德风貌。近年来,市外语中学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出一批品德高尚的学生。他们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孝敬长辈;他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心中有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市外语中学以“做人”教育为基础,加强德育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该校对学生实行档案化管理,分类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定期召开学生教育工作座谈会,加强分析研究,改革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学校充分联合班主任、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把谈心、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纪律处分等有机结合起来,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德育处按照“爱护不嫌弃,严管不体罚,转化不转移”的要求,增强教育问题学生的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奖惩机制。班主任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并进行工作总结,对问题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发掘问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给他们更多关爱。
学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对好人好事进行大力宣传,树立正面典型。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法治讲座,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自觉守法,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校坚持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采取“常检查、日通报、周小结、月评比、期总评”的方法,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和引导学生。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和培训,提升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实际工作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通过召开家长会,增强家长的法治观念,形成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三方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