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麻鸡旗舰店。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鸡肉与鸡骨分离,肉质紧实,入口有辣椒的辣,嚼后又有麻椒的麻,吃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泰山路北段的漯河麻鸡旗舰店,听到不少食客对漯河麻鸡这样的评价。
河南筋叨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丽秋深耕餐饮行业二十多年,经过多方调查,她认为漯河麻鸡可以成为我市餐饮界的知名品牌。2009年9月22日,漯河麻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是我省第一个获得登记保护的畜禽产品。漯河麻鸡选用的是生长周期比较长的跑地鸡,肉质嫩爽滑甜,香而不腻,口感劲道。赵丽秋相信,漯河麻鸡会让更多人知晓,成为漯河特色伴手礼。
选定项目后,赵丽秋遇到了困难,就是麻鸡的来源。由于麻鸡生长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养殖户利润较低,因此当时我市并没有形成规模养殖。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赵丽秋与舞阳宏发牧业达成合作。这也只是解决了原材料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团队建设。经过一系列探索,公司逐步形成了赵丽秋负责项目推进,生产管理部负责麻鸡烹饪制作和安全保障,海乐文创公司负责文创,网络运营部门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国内线上营销,泰山路北段的旗舰店负责线下营销的发展模式。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漯河麻鸡的制作工艺与传统烧鸡有所不同,麻鸡肉质嫩,腌制风干后直接卤,但卤的时间既不能太长又不能太短,必须把控好火候,在老卤汤中浸润入味才能出锅。经过多次研究,采用选、烫、洗、剪、涮、腌、晾、卤等18道工序及36味天然香料,历经48个小时传统加工流程,最终成就了漯河麻鸡独特的美味。
工序虽繁不敢省人工,原料虽贵不敢降品质。正是赵丽秋团队对麻鸡的选材、加工制作、文创包装的苛刻要求,使得漯河麻鸡刚上市就深受市民的喜爱,成为越来越多市民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驻外的漯河商会、河南商会也纷纷下单。
赵丽秋说,漯河麻鸡平时线下旗舰店销售居多,节假日线上购买者居多,基本上每天能售出50只,节假日每天能售出200只。为了大力推广漯河麻鸡,上市至今公司一直推出买第2只半价的优惠政策,这样相当于成本价销售。
在做好漯河麻鸡的同时,赵丽秋不忘回报社会,组织团队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舞阳宏发牧业按照“基地+养殖户”模式,让养殖户的钱包鼓了起来。去年,舞阳宏发牧业捐赠扶贫专款130多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在首届漯河伴手礼评选活动中,漯河麻鸡荣获2020漯河伴手礼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