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宁
风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吹过悬挂着明月的柳梢。柳枝轻摇,意态婆娑,好像在等待和诉说着什么。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流传了1000多年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夜晚,无论是谁相约,都是美好浪漫的。风中有情侣的携手漫步,也有久别重逢的诉说,还有相看泪眼的无语凝噎。
春天的月亮是情人的月亮,秋天的月亮是诗人的月亮。这话有几分道理,但爱情是不分季节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七夕,爱神格外繁忙。她扬起风月无边,在这夏末秋初的夜晚,让月儿只露出半轮,把风吹到葡萄架下。淘气的孩子们躲在下面,准备在月亮上来时,偷听牛郎织女会面时的悄悄话。但据说只有从不撒谎的孩子才能听到,于是他们带着自责和失望离开了。
月从七夕夜的柳树上升起了,虽然并不圆满,但也足以让约会的恋人看得清彼此的脸庞。更何况恋人的眼睛是那样敏锐,早已将对方的样子装在了心中。
风从黄昏时就慢慢吹起。喜鹊们望了一眼缓缓升起的月亮,纵身飞离树枝。没人召唤,祖祖辈辈的传统——每年这一天要上天搭桥,为一对苦苦守望的夫妇搭建相会的桥。风不疾不徐,抚去了喜鹊长途跋涉的疲劳。月光如瀑,柔柔地照着,指引着银河两岸。
鹊桥已经搭好,月亮升到半空,又倒映到银河里。虽然只有半轮,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七月初七的月亮明显瘦了,带着些许的忧伤和满心期盼。这样更好,光芒不多不少,既照亮了相会的路,又让那些关注的目光不至看得太清楚。增加一点儿距离、一点儿朦胧、一点儿隐晦,对恋人来说是必要的。
银河不宽不窄,宽到正好让牛郎织女听不到彼此的叹息,窄到正好能让他们相互望见。风从河面漫过,裹挟着缕缕桂花香。月宫桂树下闪过嫦娥的身影,月光里掺杂着她哀怨的目光。牛郎织女已踏上鹊桥,他们步履匆忙,一心向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又是一年的阔别,又是满心的话语,他们深情互望,地上的人也在竭力仰望、默默祝福。
此时,牛郎却想起了许多年前吹过的风,还有当时的月。那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风也这样的吹,暖暖的、柔柔的,抚过他的家乡。牛郎曾不经意地望了月亮一眼,似乎感到了风中不寻常的信息,但他知道,该来的会来,该去的会去。世事就是如此,人生也同样。
岁月
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