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暑假,一些孩子看“屏”多、户外运动少,容易形成近视。临近开学,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杨治坤提醒,儿童、青少年应注重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做到爱眼护眼“123”,努力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杨治坤说,“1”是指每半年接受一次眼部检查。及时检查可以早发现眼部相关问题,同时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以监测近视发生和发展的趋势,早干预、早控制。
“2”是指每天在自然光下进行户外活动两小时。杨治坤说,孩子们应自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且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看视屏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看视屏时间宜越短。学龄前儿童最好控制在每次20分钟以内。”
“3”是指读写姿势注意“三个一”:胸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要与笔尖距离一寸。杨治坤说,近距离读写20分钟,要看6米以上远距离目标至少20秒。
杨治坤提醒,已经发生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除了谨记上述要点,还可根据近视度数、眼轴等数据的变化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使用“OK镜”(角膜塑形镜)和低浓度(0.01%)阿托品滴眼液是有效延缓近视发展的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他说,“OK镜”需要每日摘戴,但有可能轻微增加角膜损伤和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近视者每晚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较为安全,但日间仍需要佩戴眼镜。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