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彩霞
年初以来,召陵区人民医院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医疗体制改革为统领,围绕确立的工作任务,常态化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关口前移,疫情防控扎实推进。该院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思路,严守政治防控责任,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发挥院级防控组织作用,及时传达学习疫情防控有关文件,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方案,开展多层级疫情防控技术规范培训,指导督促疫情防控举措落实,统筹医疗、护理、感染、后勤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全员参与的分级防控工作局面。二是多措并举强化保障。足量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建设发热门诊、疫苗接种门诊,严格执行戴口罩、扫码、测温、一米线、核酸检测等措施,实现院内零感染。三是全力以赴接种疫苗。抽调护理业务骨干组成疫苗接种专业队伍,集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医生组成疫苗接种医疗救治专家组,实行午间、晚间无缝隙接种,用实际行动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硬件建设,丰富创建成果。该院安排专人定期修剪养护绿化,打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医院空旷区域设置职工活动场地,配备健身器材,为干部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院内设置职工书屋和职工活动室,配备报纸、书籍,培养干部职工良好阅读习惯;在该院电子屏幕上循环播放公益广告,使干部职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合理规划院内机动车停车位,指定保洁人员每天对公共办公区域打扫卫生。该院积极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成立院长挂帅、副院长牵头、相关职能科室具体抓的领导组织,下设评审办公室,细分为行政管理、医疗、护理、医技、医德医风5个专项指导组,形成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的高效创建体系。同时,该院积极开展“6S”管理工作,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环节,使工作环境进一步改善,为文明单位创建和“二甲”医院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特色兴院,提升职工素养。该院围绕“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带动战略,深化“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思路,使人才、科研、专科“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提升医疗核心竞争力。该院围绕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科研骨干3支队伍,采取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开展医疗技术培训,并选派ICU、妇产科等科室7名业务骨干先后到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同时,该院开展新项目和新技术论证会,坚持紧贴域情、院情、科情,立足长远发展和短期效应,加大设备、资金、人才投入,启动了国家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建设工作。
召陵区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作为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医院主责工作融合共进,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