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1月9日 星期

缸瓮里的时光


■王国梁

帮母亲收拾老房子的储物间,搬出几只大缸和大瓮。10岁的小侄子疑惑地问:“这是啥东西呀?这么大,都能把我装下了。”我哈哈一笑,说:“这是大缸、大瓮。瞧这大缸,别说你,就是再有两个你都装得下!”

大缸和大瓮是三四十年前农村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种器物,用来盛水、米、面之类的,都是用土烧制而成的陶器,颜色很黑,也极为硕大笨重,有的将近一人多高,三个人合抱才能围拢。大缸和大瓮个个都像高大威猛的大汉,在家中一站,撑起了农家的日子。

缸和瓮的使用历史应该很久远了。我一度分不清缸和瓮,觉得这两种器物都是用来盛东西的庞然大物,相貌相似、气质相同,都是粗笨莽撞的模样。其实,缸和瓮还是有区别的。从外形来看,缸比瓮更大,缸壁呈坡形,开口较大,向下逐渐变小;瓮的腹部较大,口和底小,并且口比底略小,瓮壁呈弧形。总结一下就是:缸是敞口的,瓮是缩口的。从用途来说,缸一般是盛水、米、面之类的,瓮一般是用来腌菜的,有时也用来盛放粮食。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每年麦收和秋收之后,家里的大缸和大瓮都被装得满满当当的。父亲就会久久地凝视着家里的几个大缸、大瓮,脸上是满意的表情。那个年代,谁家的面缸、米缸大,代表着日子富足。还有腌菜的大瓮,母亲每年都会腌上一大瓮咸菜,足够一年吃的了。“缸瓮时代”,日子过得粗糙简单,人们都无限向往富足,希望把家里的缸和瓮都装得满满的。

大缸、大瓮虽然盛东西方便,但用起来不大好用。一缸面或者米,长时间储藏,会受潮或生虫,影响质量。不过那个年代不讲究这些,大家的生活同大缸、大瓮一样粗放,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那时,女孩子八九岁就学会做饭了,是厨房里的主力军,因为大人们都要下地干活儿。记得有一次邻居二丫做饭,要从面缸里舀面。她人小缸又大,只好搬个凳子垫在脚下舀面,谁知一不小心,跌进面缸里。二丫的父母回家,才把成了“面人儿”的她捞了出来,还好没出大事。

如今,缸和瓮早已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即使是在农村,也很难找到这些东西了。缸和瓫里的旧时光,成了时代的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