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月11日 星期

知味腊八粥


■七 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喝过了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年的序幕才正式拉开。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母亲都会用尽家里可用的食材,给我们熬一锅浓浓的腊八粥。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母亲说:“腊八喝了腊八粥,暖暖胃,再冷的天气都不怕!往后的日子都是甜的,一年都会平平安安的。”

记得幼时,腊八的头天晚上,母亲就开始忙活了。她先把煮粥用的糯米、豇豆、绿豆、玉米糁、核桃、桂圆干、莲子、大枣、花生、葡萄干等从橱柜里取出,一一摆在碗里,放在案板上。然后将豇豆、绿豆挑拣干净,再将核桃、花生去壳,淘净后用温水浸泡。这些食材一部分是母亲种出来的,一部分是从镇上买来的,专为煮粥而用。像桂圆干、葡萄干平时都是吃不到的,母亲会先给我和弟弟一人抓一小把解馋。

凌晨三四点母亲就起来了,她先往灶台上的大铁锅里添水,生火,用旺火烧开后再将备好的食材沥去水倒进锅里,再次烧开后用文火慢炖,一直煮到早晨,浓浓的腊八粥才算基本熬好。昏黄的灯光下,在白腾腾的水雾与袅袅的炊烟中,母亲一边往灶台里添柴,一边用勺子不停搅粥。出锅之前,母亲把几块凿碎的老冰糖放进锅里,盖上锅盖焖上几分钟,这样熬好的腊八粥会黏中带甜,更浓更香。那时灶间还有余火,锅里的粥借着这火“咕嘟咕嘟”冒泡,有趣极了。

“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腊八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煮了粥,那香甜的气味袅袅飘进被窝里,钻入孩子们的鼻孔中,让人垂涎三尺。这一天,没有哪个孩子会赖床,都一骨碌钻出被窝,起床要喝粥哩!不仅有香甜的粥,母亲有时还会摊荠菜煎饼、做葱油饼、炸咸食菜,那香味能把小孩子的馋虫给勾出来。

按照家乡的习俗,母亲会先盛出两碗粥,一碗放到院里的磨台上,敬奉神灵;另一碗放在堂屋供桌上,祭祀先祖。然后,母亲再给爷爷奶奶盛上两大碗,由我们端到爷爷奶奶房中。接着,才轮到我和弟弟。父亲母亲无论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把自己排在最后。

热腾腾、香喷喷的腊八粥盛在碗里,却也不忙喝。端到院里,给院子里的枣树上抹上一些,都是象征性的,像一种仪式,嘴里还要喃喃祷告。这事由母亲来做,传说这样来年枣子会更多更甜。腊八粥里的大红枣正是这棵枣树结出的果实。之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到屋里,双手捧起腊八粥喝个腹饱肚圆。那暖暖的腊八粥喝进胃里,温暖又舒心,仿佛喝了一大口春天的阳光。

读陆游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说的是腊八这一天,诗人早晨路过西村,喝了馈赠的腊八粥,觉得这江边小村的气候景象瞬间进入了新春时节。“腊八粥,吃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八是年的序曲,喝过了腊八粥,家家户户就该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准备过大年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