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2月14日 星期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陈全义

吃元宵、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赏花灯、猜灯谜……元宵节到来,我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些活动以热烈喜庆的民俗意蕴和团圆浪漫的文化内涵大放异彩,人们抓住“春节的尾巴”,尽情“闹”元宵。

元宵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源于汉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中国的传统情人节,是众多传统节日中最热闹的一个。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妙不可言。

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源远流长。

“团圆”是元宵节文化的核心内涵。元宵节得以传承是因为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圆滚滚的元宵(或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节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从腊八拉开过年的序幕,到腊月廿三过小年,再到除夕守岁、新春拜年,最后到元宵节,才算一个完整的春节,整个过程充满浓郁的文化味。整个过年的过程都是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情人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充满诗情画意,与爱情联系在一起,被赋予特有的文化内涵。历代诗词中有很多借元宵咏灯抒发爱慕之情的诗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表达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在封建社会中,年轻女孩不允许出门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游,元宵节赏花灯是一个联谊的好机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构思精妙,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元宵节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大多在家族和私人生活空间举行,而元宵节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等是在公共场合举行的群体性活动,以热烈奔放、轻松快乐为主调,这点也是元宵节的特色。这些活动可以加强民众的社区认同感,有助于创建社区的和谐氛围。

在创新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元宵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不仅要传承,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去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元宵奇妙夜》等“中国节日”系列作品,通过创新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而本报报道过的省级非遗项目何庄村的青龙舞通过不断创新,非遗变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项目。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就是以元宵节标志之一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赋予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植入人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创新才能更好继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就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把根留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