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星期

一部《黄鹤楼》 经典永流传

张三旺扮演的周瑜(资料图片)

■张盼盼

《黄鹤楼》是豫剧沙河调代表性传统剧目,又名《三江口》《碧莲会》。故事情节按照元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中的第三折进行改编,编剧名字不详,现在豫剧通演版本为冯焕卿口述本,收录于《河南传统剧目汇编》。

《黄鹤楼》是一部三国题材戏,讲述赤壁鏖战后刘备久借荆州不还,周瑜以东吴太后染病为名,诓太后女婿刘备过江探病。酒宴设在黄鹤楼,宴中周瑜逼刘备写退还荆州文约。赵云向周瑜索要“东南风”,刘备因此推托不写退还文约。周瑜下令:非有令箭,不得放刘备君臣下楼。刘备惊慌失措之时,赵云将临行时诸葛亮给的竹节摔破,出现当年借东风时诸葛亮带走的周瑜令箭。赵云遂将令箭交给鲁肃,刘备君臣才得以脱险。该剧按照周瑜这个关键人物索要荆州的事件展开,通过刘备君臣过江、周瑜威风凛凛坐帐、江边接刘互相见礼、周瑜黄鹤楼闹楼、赵云拿出令箭助刘备逃脱这些情节展现各方的较量。

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是很不容易的,必须符合人物特定身份,演出个性。《黄鹤楼》塑造的周瑜是文武双全的水军大都督,通过唱词“打一杆都督旗飘飘动动,上写着周公瑾我七岁调将领兵,八岁官拜都督印,九岁领兵镇江东,代管着东吴地百万雄兵”点明人物的身份和才干。原市豫剧团团长张三旺扮演的周瑜在观众中影响较大。张三旺在对人物形象的揣摩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唱”则气势逼人,“念”则傲气满胸,“做”则洒脱不羁。他全场端着“范儿”,运用翎子功、蹿桌子、上楼、咬牙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轻松地展现出周瑜这个角色的个性。此外,张三旺尤其注重步法、眼神、表情、念白及身段的相互配合,将恃才傲物、意气风发、有城府且阴狠的周瑜形象呈现在舞台上,别具一格。

一部戏要想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就要有一定的绝活儿,要有难度、见功夫,还不能让观众产生演员在炫技的感觉。《黄鹤楼》较有看点的是周瑜翎子功和蹿桌子、蹿椅子绝技的使用。尤其是翎子功贯穿全场——周瑜升帐出场之时,眼神先左后右然后平视前方、目中无人,审视周围环境后,双手掏翎子开始“打一杆都督旗飘飘动动”的唱段,此时翎子和眼神的结合显示出周瑜的傲慢、霸气;江边接刘备前,周瑜在帐中苦思计谋,此时的单摆翎、双甩翎、双旋翎直到最后翎子静止,显示人物从静思到焦躁,再到灵光一闪、有了主意的心理轨迹。

《黄鹤楼》念白多、唱段少,很考验演员的功力。例如周瑜和刘备在“先饮宴后探灾”和“先探灾后饮宴”中争执,周瑜步步紧逼,重复道“先饮宴后探灾”,念白力度一次比一次大,让对手和观众有强烈的压迫感,直到刘备妥协。

近年来市豫剧团一边推出沙河调新编历史剧《郾城大捷》,一边持续演出《黄鹤楼》,对沙河调的传承做出了贡献。目前,市豫剧团人才辈出、行当齐全,是出人、出戏的好时机,应培养一批能在沙河调领域承上启下的青年演员。唱腔是一部戏能流传的根本。豫剧《黄鹤楼》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原因是剧中“打一杆都督旗飘飘动动”和“周公瑾在黄鹤楼上笑颜开”两段唱词的流传。从刘法印到张三旺,这两段的唱腔虽有差别,但两者各有千秋。如果该剧有青年传承版,以下建议仅供参考:一是重视唱腔,打造人物核心唱段,尤其是周瑜、赵云、刘备、鲁肃这些人物的唱段要相映生辉。二是赵云作为该剧的核心人物,可选择基本功和武打功底较强的演员,下船头和黄鹤楼扫楼时为该人物增添一定的技巧难度,以加大赵云令周瑜闻之色变的可信度。三是强化黄鹤楼闹楼一折,将故事高潮再上升一个台阶。四是把过场音乐和人物相见音乐设置得更有地域性。

一部优秀剧目的流传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都要经过几代人的探索、提高和成千上万场演出的检验。希望豫剧沙河调《黄鹤楼》能早日出现承上启下的青春版,经过打磨,成为一部精品剧目永流传!

编者按:

豫剧沙河调是我市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2015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1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豫剧沙河调自清朝中期一脉相传至今,一代代老艺人口口相传,留下来不少代表性传统剧目。从本期起本版开设“沙河调代表性传统剧目”栏目,请戏剧专家和沙河调研究者为广大读者介绍这些代表性传统剧目及其传承发展,让传统艺术经典像滔滔河水一样流淌不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