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6月16日 星期

读书的感觉


■王俊强

前几天,我发现家里的铁皮书柜里的铁皮板子已经被书压得变形了。看着整柜子的图书,我感慨颇多。

我喜欢读书,所以就买了许多书。我喜欢一个人沉入书海,不仅感受读书的氛围,还追求书中的精神实质。有书为伴,感觉是不一般的。

小时候的我不喜欢读书,总觉得读书是件苦差事:坐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不可以随意走动,眼睛一直盯着书看,还要动脑筋去想——这远远不如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来得痛快。

因为不喜欢读书,所以学习更不用说了。那时,我主观认为,只有课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语文老师让我们带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去读书时,心里总是感觉不愿意,还想跟老师犟一犟。心里想:好好的文章为什么搞得这样乱七八糟的?

我最开始静下心读书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因为有画面的原因,当时的小孩子大概都喜欢不同动作的图案。所以一开始先看图画,靠自己的想象去揣测图画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图画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也不是次次都这样。实在看不懂图画的内容时,我就尝试去读读图画下面的文字内容,这才发现,原来读书也很有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书不再仅仅局限于“看图读字”的方式,开始尝试去读《童话大王》《少年文艺》之类的书籍。这些图书也有少量插图,但更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第一次读这些书的时候,我心里想得较多,担忧也不少,所以读完一篇文章后心里没有半点文内情节的印象。我认真想了想,主要是读书的时候没有静下心来,于是告诉自己不要慌,慢慢去读。心情放松下来后,我一字一句地去读,努力地追寻着这些书里面有趣的情节,顿时觉得读书的感觉来了。上中学那阵儿,学习变得紧张起来,得益于阅读过许多书,我的语文成绩从来没有太差过。尤其是写作文,别人怕得不得了,我却信手拈来。

在师范学校的三年时光,我认真地读了许多书。那时学校有专门的图书室,平时我会借一些长篇小说或者经典书籍来读。每到周末我很少回家,一是想省下车费,二是为了去图书室读书。学校阅览室一般都是报纸和杂志比较多,这些杂志和报纸包罗万象,我总是在图书室看上整整一天。学校图书室每年五月都会处理掉一些旧的杂志,价格很低,我买得最多的就是《十月》《收获》。这些杂志让我了解了许多资讯、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阅读的感觉渐入佳境。

参加工作之后,因为职业的原因,我读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其间也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一些教育方面的文章。当时我总觉得读书是一种个人信息的输入方式,读的目的最终要回归于写作上。因为读过书之后人要有反馈,那么此时的输出就格外重要了。前些年,我一直重复着读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写教育方面的文章,自己的文学梦被搁浅了。直到有一次看到闫学所著的教育书籍《给教师的阅读建议》一书说道:作为读者,我们要尝试去读不同的书,让自己变得丰盈起来。

这几年,我又重新燃起了阅读各种文学书籍的欲望,这些书籍比教育方面的书籍有趣多了。教育方面的书籍理论偏多,难免让人读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文学书籍则有血有肉、妙趣横生,更容易抓住我渴望阅读的强烈心理。

心之所好,向阳而生。这些年,为了读书,我买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籍。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读者,我花钱买书毫不吝啬。至今,我家的书柜已经承载不了我所买的图书,计划下一步再买些书柜,以备以后藏书之需。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