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阁
周末,我闲在家中玩手机。儿子弹完琴后拿起《红楼梦》开始大声朗读,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我也连忙拿起一本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读,随意打开一篇朗读起来——我经常努力控制我的思想和情感。在我的生活中再三遇见这样的事情:当情感占据上风时,理智就会下降……
读着读着,感觉自己回到了少年时代,愉悦之情溢满全身,让我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烦心事。
记得一位老师曾指导我说:你修改好自己写的文稿后大声朗诵一遍,便知语句是否通顺。从那以后,我每写好一篇文章,就自我陶醉般朗诵一遍,果然能发现语句不通顺的地方,遂立马修改,写作水平提高不少。
刚毕业时,不知自己的人生道路该走向何方,夜深人静时常独自黯然神伤,心想:就这样平淡地度过此生吗?不能,我的人生不能这样度过。于是,我开始了阅读,先是读期刊,如《人生》《故事会》《妇女生活》《奔流》等。因为没钱买书,所以会向同学或朋友借阅文学书籍,但借来的少量书籍总满足不了自己的如饥似渴。
后来,我开始跑到有收音机的邻居家听评书或广播剧,甚至为此而央求父亲特意为我买了一台小型收音机。于是收听广播剧和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从听书中也收获颇多。
有了文学素养的积累,我就摸索着开始写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机缘巧合,有一众文友在县城举办了文艺沙龙。我闲暇时常去参加,偶尔也在沙龙上用普通话朗诵自己写的文章,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
也许是年龄大了,我对朗读的认识不够。这些年,在儿子的带动下,我放开嗓子,心平气和地朗读,心情格外愉悦。每到周末,我都会清除心中杂念,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闻着墨香,声情并茂地朗读。
这些年,朗读给我的身心带来了快乐,也增强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今,大声朗读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