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6月30日 星期

闲书之乐


■盈盈一笑

在我的概念里,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

童年时期,我读得最多的是姥爷从济南寄回的小人书,如《三侠五义》《白发魔女传》《水浒传》等,丰富了我的童年时光。上初中的时候,镇上有一对夫妻在我们学校后面开了一家租书店,书店里陈列的大多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偶尔会有一些文学诗集。我读得最多的就是琼瑶的言情系列和金庸的武侠系列,还有卧龙生、梁羽生、温瑞安、岑凯伦等的书。那时,大人只看重成绩好的学生,认为爱看课本的才是好学生,而爱读闲书的学生就是在不务正业。我就是那家书店女主人口中的“败家妮子”,因为我把几乎所有的零花钱和大部分时光都花在了读闲书上。

但闲书是真的好看呀!武侠小说给我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原来女孩子也可以仗剑走天涯;言情小说给了我最美好的诗词启蒙,原来人生除了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有声声慢、念奴娇、鹊桥仙……看闲书也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书被老师收走要不回来或是被同学们搞丢就得赔付押金,最要命的是有时候还要写检讨书或被父母收拾。

初到深圳打工时,每到节假日,只要没事我都会到书店去看书,有时候整天泡在那里,蹲得腿都是麻的。后来,每个月的工资除了定期给家里寄回一部分外,我都会拿出一部分买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很多的文学经典都是那几年买的。那些年,在打工之路上,我的行李总是沉甸甸的——里面大多装的都是书。

没有进媒体工作之前,我在一家市政单位工作过一年多。工作很轻闲,下了班晚上基本没事儿。我经常去文化路夜市的书摊上购买一些文学期刊,如《收获》《十月》《啄木鸟》《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伴我走过了一段非常安静的时光,也为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打开了一扇门。有闲书为伴的青春岁月,我很少感觉到孤单和寂寞。

当了编辑后,一些老师总推荐我多读一些西方文学书籍,理由是很经典,很多人都读过。也不知道是因为翻译得不好,还是我的阅读能力出了问题,我只能用“寸步难行”来形容当时的阅读感受——我常常是读着读着就忘了里面人物的关系,或是记不清书中人物那长长的名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不断开阔,类似的读书经历又有过很多次,我经常是读着读着就有把作者从坟墓里揪出来问一下到底写的是什么的冲动。那时缺乏自信,一旦不能读懂一本书或读懂了但完全不知道它好在哪里,我多半会很心虚,觉得责任肯定都在自己身上:这么经典的书,我竟然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如今,我不再让自己读得这么痛苦,只读那些能帮助我认识当下世界的书。

有了孩子后,生活的琐碎使得我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看书。孩子稍大些后,看着家中书架上那一摞摞没有启封的书,我逼自己每天必须抽出一小时的时间静静地看书,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品读自己、感悟人生。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