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舟、谷伦枝夫妇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在市区长江路一家属院,有一对夫妻已携手共度51载。丈夫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妻子不离不弃、悉心照料丈夫22年。他们在青春岁月里风雨同舟,在老年生活里相依相伴,用忠诚诠释着爱的真谛。他们就是李剑舟、谷伦枝夫妇。
8月4日,记者来到了李剑舟、谷伦枝夫妇家中。两位老人今年都是73岁。由于常年患病,李剑舟行动不便,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都需要有人搀扶。疾病还影响了他的语言功能,使他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谷伦枝时刻关注着丈夫的一举一动。记者注意到,李剑舟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谷伦枝一下就能猜中,有时候要猜很多遍,但她不厌其烦,一遍遍地温柔询问,直到弄明白丈夫的意思为止。
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李剑舟需要起来活动一下,谷伦枝将他从椅子上搀扶起来,帮他拿好助行器,陪他在屋子里缓慢行走了几圈,又搀扶他坐到椅子上歇息。
1971年,李剑舟和谷伦枝经同学介绍结为连理。婚后二人相亲相爱,互相扶持,生育了三个孩子。李剑舟父母身体不好,先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谷伦枝精心照料两位老人,每天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给老人穿衣、洗漱、端屎端尿,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却从无怨言,直至两位老人先后去世。谷伦枝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李剑舟则努力工作,承担起全家人的生活开销。
2000年的一天,51岁的李剑舟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医院抢救,昏迷了22天后才苏醒。苏醒后,李剑舟身上插满了管子,身体非常虚弱。谷伦枝一直陪伴在李剑舟身边,细心地照顾他,安慰、鼓励他。“他当时好像忘记该怎么吃饭了,我们只能通过胃管给他注射一些流食。”谷伦枝说。为了让丈夫早点恢复自主吃饭的能力,她每天都会给他嘴唇上蘸点水,托着他的下巴模拟咀嚼时的动作,直到丈夫重新学会如何吃饭。
在谷伦枝和儿女们的悉心照料下,李剑舟出院了,但留下了后遗症,不仅行动不便、口齿不清,还患上了癫痫,生活无法自理。为帮助丈夫康复,谷伦枝每天都带着他在家附近的操场上锻炼,寸步不离地跟着。
李剑舟的病情时有反复,有时需要在家中输液。“我家邻居是一名医生,剑舟输液时邻居会过来帮忙配药、扎针,我负责换药和拔针。”谷伦枝说,为帮助李剑舟康复,她还请教了医生,购买了许多中药材,每晚为丈夫泡脚、按摩。
2021年,李剑舟癫痫发作,导致大腿骨折。手术治疗后,李剑舟思想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再也无法行走,对康复失去了信心。“他有一段时间不愿意下地走路。我和孩子们好说歹说,他才勉强愿意试一试。”谷伦枝告诉记者,在她的不断鼓励和耐心帮助下,李剑舟重拾信心,经过康复锻炼,如今又能靠助行器自己走路了。
“我们是两口子,照顾他是我应该做的。”采访中,谷伦枝慢慢地诉说着,而李剑舟则静静坐在一边倾听,他望向妻子的目光充满了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