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8月8日 星期

老人如何防诈骗


当今社会,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而老年人常常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作为老年人应当如何防诈骗呢?

保健品诈骗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夸大产品功效,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去正规医院就医,不要从非法渠道购买保健品。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而伪劣的保健品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以认识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元,谎称可帮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让未参保人员误以为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金。

防诈提示:诈骗分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新闻;子女要多与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一旦有人联系兑奖,诈骗分子就以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目要求汇钱,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平时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

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局、人民检察院、法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谎称老年人或其子女违法,须缴纳罚款、保障金等。

防诈提示: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分辨,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低价旅游诈骗

诈骗分子以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欺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旅游费用。

防诈提示:老年人不要盲目贪图便宜,旅游时要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在旅游消费时,对不能辨别真假的物品要谨慎购买,并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以房养老诈骗

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之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老年人钱房两空。

防诈提示:老年人要去正规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警惕“高息零风险”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并积极与子女沟通,重视他们的意见。

“温情”骗局

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骗取信任,实施诈骗。

防诈提示:老年人遇事多找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子女要多关心老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让老年人精神世界充实起来。

收藏品诈骗

诈骗分子抓住老年人喜欢收藏东西但又对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这一现状,以“高价回收”作为诱饵来吸引老年人购买所谓“收藏品”。

防诈提示: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时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要时刻防范所谓“拍卖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本报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