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文姣 通讯员 杜 鑫)入夏以来,市教育局建立多部门参与的预防未成年人溺水联动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参与的联防联动防护网络,切实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系统联动,“十个一”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压紧压实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各位班主任的安全责任。指导学校开展“十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防溺水应急演练、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一次家长会等,为师生和家长普及防溺水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年初以来,全市各学校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2000余次,通过群发手机短信、微信等发布防溺水安全教育信息75万余条。
家校联动,“周提醒”增强防范意识。严格实施安全“周提醒”工作制度,建立连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级和家长的微信工作群,在节假日、暑期每天午后等重要时间节点,每周至少推送两条防溺水安全教育信息,开展高密度、高频次防范未成年人溺水知识宣传;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通讯运营公司,于每周三、周六10时向市民发送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提醒短信,持续增强学生离校期间的安全意识。同时,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入家入户宣传安全知识,督促、提醒家长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安全监护;建立“联防小组”,互相提醒、互相监督,落实防溺水“六不一会”相关要求。
部门联动,“周总结”形成工作合力。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水利局等14家单位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周总结”工作机制,对各成员单位每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充分调动成员单位防溺水工作的积极性。年初以来,市防溺办发布工作周报7次,成员单位共制作宣传教育美篇2000余篇、水域巡查图片3000余张、宣传视频100余条,共安装防溺水警示牌1.5万余块,增设救生圈1800余个、安全绳1900余根、毛竹竿800余对,努力做到警示、劝阻、救援一体化。其中团市委星火防溺水宣传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参与人数达1200余人,发放宣传页6800余份、宣传小扇子3100余个,劝导游泳人员2万余人。市沙澧河建管委在沙澧河景区安排专人不间断巡逻1200余次,劝阻涉水人员1500余人次,同时启用景区无人机、建管110信息平台等科技力量全方位24小时加强监管,开设曝光平台,对禁游区域内不听劝阻的游泳人员通过景区电子屏进行曝光。临颍县杜曲镇运用“5G+云网”融合技术开展防溺水智慧监管,效果显著。
督查联动,“铁手腕”严格责任追究。市平安办将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纳入2022年度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在各县区、各单位开展自查工作的基础上,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水利局成立督查组,于6月和7月分两次深入全市8个县区、27个乡镇、11处水利设施、15个村、13所学校、18个市直单位进行防溺水工作专项督查,重点了解水域巡查管控情况、救生设施配备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和应急救援演练情况,排查问题隐患26处,并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有效推动防溺水措施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