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玩虫具。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诗经》中云:“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鸣虫赏玩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日前,在开源景区淘宝街,记者遇到几位热衷鸣虫赏玩的老人。
今年65岁的孙幸福将赏玩鸣虫作为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他向记者介绍,鸣虫分为两大类:蟋蟀类包括蛐蛐儿、金钟、油葫芦、梆子头以及各种蛉虫,螽斯类包括蝈蝈儿、扎嘴和纺织娘等。孙幸福将赏玩鸣虫的情趣归纳为三种:捕捉、饲养和聆听。“我和鸣虫的渊源要从小时候说起。当时的娱乐生活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每到夏天,我就和小伙伴们一起逮蛐蛐儿、抓蝈蝈儿。”孙幸福说,“现在的鸣虫不像以前那么多了,多数是买来的,少了很多乐趣。”
鸣虫寿命较短,一般只能活两三个月。孙幸福和朋友聚在一起时最常讨论的就是鸣虫的饲养,大家会比较谁的鸣虫养得品相好、时间长。“鸣虫分为素食性和杂食性,要根据食性喂养。鸣虫生活在虫具里,既要保持虫具清洁,又要避免鸣虫受惊吓。其生活环境的温度、湿度也有讲究。”孙幸福说,“如果能将鸣虫养过冬季,就算是不小的成就了。”
至于聆听,则是指听鸣虫发出的声音。“鸣虫的声音不是用嘴发出的,而是靠器官振动或相互摩擦产生的。听见虫鸣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事儿。”孙幸福说,他偶尔还和朋友们斗蟋蟀,猜谁的蟋蟀会赢。“就像看体育比赛一样刺激,不到最后一刻难分胜负。”
今年60岁的杨永志除了赏玩鸣虫,还喜欢制作虫具。他经常用高粱秆编制虫具送给朋友们。采访时,他手中把玩的刻有“一鸣妙曲”字样的虫具是自己制作的。这个虫具用红椿木做成,纹理清晰、色泽明亮。“我用了三天时间打磨、雕刻。”杨永志说。孙幸福手上也拿着一个风格古朴的竹质虫笼。“这是我精心淘来的。你看这竹子上面的包浆,证明是个老物件。”孙幸福说。
一行人中,今年66岁的刘健君年龄最大。他喜欢鸣虫,也爱研究赏玩鸣虫的历史。他告诉记者,鸣虫赏玩文化源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清代。“南宋晚期的权臣贾似道被称为‘蟋蟀将军’。他专门写了部《促织经》,介绍蟋蟀的习性以及如何饲养、赏玩。明宣宗朱瞻基酷爱斗蟋蟀,被称为‘蟋蟀皇帝’。”刘健君告诉记者,历史上描写鸣虫的诗词也不少。乾隆皇帝某天到京郊西山游赏,听到满山蝈蝈的叫声,触景生情,作诗一首:“啾啾榛蝈抱烟鸣,亘野黄云入望平。雅似长安铜雀噪,一般农候报西风。蛙生水族蝈生陆,振羽秋丛解寒促。蝈氏去蛙因错注,至今名像混秋官。”
在刘健君看来,赏玩鸣虫虽然小众,却别有一番情趣,不失为一种好的休闲方式。“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年轻人喜欢听音乐、喝咖啡轻压;我们喜欢倒上一杯茶,聆听音乐般的虫鸣,也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刘健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