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星期

辣椒红了


■特约撰稿人 周桂梅

家乡有这样几句顺口溜:“窝头蘸辣椒,开胃又长膘。”“拿起窝窝头,辣椒蘸几口。头上冒着汗,嘴里直吸溜。”小时候,入秋后,我家的墙壁上挂满了一串串红辣椒,这是奶奶手把手教我用针线串起来的。刚摘下来的辣椒红艳艳、水灵灵的,暴晒几天后就成了干辣椒,我们把它储存起来慢慢享用。

20世纪70年代,红薯面和杂粮面窝窝头是每家每户的主食。新出锅的棕黑色窝窝头冒着热气,看着很有食欲。我们姐妹几个伸出手,一把抓起两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第一锅窝窝头吃完后我们感觉还没填饱肚子,就等着第二锅。等到母亲把第二锅窝窝头端上桌,我们就不再争抢了,闻着也没那么香了。这时,奶奶不声不响地端过来一碗辣椒泥儿,里面有白芝麻、香椿叶、姜、蒜,香喷喷的,让人垂涎三尺。

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一个窝窝头,在中间的凹坑里放一勺辣椒泥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越吃越有味道。我不停地往窝窝头里添辣椒,被辣得两眼不停地流泪,还直打喷嚏,伸着舌头不停吸气,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

后来,窝窝头改成了饼子馍。饼子馍也是用五谷杂粮做成的,红薯面多一些。我们天天吃、顿顿吃,吃腻了就不想吃了。这时大人们就把青辣椒切碎,往里面打一个鸡蛋,再裹一层玉米面和少许小麦面粉,再用慢火炒成金黄色。就着鸡蛋炒辣椒,我们又多吃了几个饼子馍。

那个年代,一天三顿都离不开红薯。有民谣曰:“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蒸红薯、烧红薯、煮红薯……红薯吃多了就开始厌烦。饭桌上如果没有辣椒来调味,饭菜就很难下咽。在农民的菜谱中,每一顿饭都离不开辣椒。咬一口青辣椒,真是辣到了骨子里,感觉喉咙都不是自己的了,辣得能喷出火来;再咬一口,全身的骨头都火辣辣的。

在农村总能看到成畦的辣椒,也有零零星星种在房前屋后的。只要有一个容得下脚的小空隙,辣椒就可以生长。从夏初长出青绿的小辣椒就可以吃了。从青辣椒到红辣椒,都是农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秋天,辣椒次第成熟。成熟后的辣椒身披一身大红的衣裳,像一位出嫁的新娘,惊艳了所有人的目光。那红是用汗水一点点喂大的,和乡村女子的红头巾一样红,蕴含着田园生活的深意。

待到十冬腊月大雪封门,把一串串辣椒挂在屋檐下,那动人的红能给人带来持久的暖意,象征着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