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9月26日 星期

商桥村:因一条河一座桥而得名


■魏增瑞

秋分时节,田园瓜果飘香;中原大地,满眼丰收美景。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在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举行。商桥村喜迎八方来宾,热闹非凡。

商桥村位于临颍县与郾城区交界的小商河(颍河故道)南北两岸,实际上由两个村子组成,河北边为“北商桥”,俗称“北寨”,归临颍县管辖;河南边为“南商桥”,俗称“南寨”,归郾城区管辖。

说起小商桥,不能不说颍河。古代有“四渎八流”之说,其中“八流”之一就有“颍水”。“颍水”作为淮河的重要支流,其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在其流经的某一河段却有不同的叫法。譬如,在明代的临颍地图上,颍河被标注为“渚河”;清顺治年间的《临颍县志》也有记载:“在颍西十五里即渚水也。”民国重修《临颍县志》记载:“临颍土民皆呼曰渚河……盖所经过之地以村为名,无足怪者。”也就是说,古代的河流有些河段两岸居民会有自己通俗的冠名。而经过商桥村的颍河河段被称为小商河,相传是古时商王经此而得名。桥因河而取名,河因桥而出名,人们以桥为村名。

小商桥始建于何时,《二十四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据《郾城县记》记述,小商桥“在南寨门外小溵河上……隋开皇四年建”。整修小商桥时曾挖出一个桥碑,石碑上清晰地印证了《郾城县记》所记载的修桥年代——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这时人们才发现它比赵州桥还要早一些。且不说南宋爱国将领杨再兴在此留下了壮烈的故事使它名扬天下,即使作为颍河东西航运和南北大道的交会点,小商桥也给本地区的繁盛和发展带来了不可或缺的动力。清顺治年间《临颍县志》记载“(临颍县)明洪武初置急递铺凡六所”,其中就有 “小商桥铺”;“洪武二十九年知县李实立县市法,全县设立16个集市,月各六集”,其中就有小商桥村。陆路交通和水路航运的便捷,使小商桥成为河南中南部富庶的名镇。

退休教师朱广振是土生土长的商桥人,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者。他告诉笔者,商桥从没有发生过洪水。据村里老人讲,商桥上有两个龙头,龙嘴里有两个石珠,水位一到龙头部位水就会被吸进去,所以商桥从来无水患。其实,真实情况是每到汛期颍河都会从繁城回族镇锅壅口决堤,向东分流,其余颍水途经台陈镇大沟桥附近又会向东漫堤,剩余颍水流到商桥已成强弩之末,不可能再造成水患。而到了秋冬枯水季节,小商河仍然流水淙淙,舒缓的河水适宜船舶航行,可以说这里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朱广振说,历经宋元战乱后,商桥村只剩宋、耿两姓人家(现在商桥村还有一条路叫“耿路”)。经过明朝初年的休养生息,商桥村渐渐恢复元气,又呈现出繁华景象,各地商户云集,街道两旁房屋檐廊相接,一派江南风格,有“小上海”之称。除了经营商业,开客栈的商户也不在少数,宽敞的院子、宽阔的院门,大车小车都可以直接进去。

据朱广振整理的资料记载,农历正月十九是小商桥的庙会。小商桥人常说:“会比年大。”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街上就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庙会上的杂耍就有72家。最令人瞩目的是大街两旁悬挂的大纱灯,每个纱灯上都绘有好几个图案,刚好组成一个完整的古代故事。这些大纱灯据说是从扬州定制的,可惜现在已不见踪影。

一条河、一座桥、一个村庄。千百年来,村民安居乐业、五谷丰登。这次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小商桥村名扬中原。如今的小商桥村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呈现出新农村的新风貌,正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