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木
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和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差异。秦岭对中国地理、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贾平凹在谈及秦岭时说:“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秦岭记》就是一本关于秦岭的百科全书,有山川里隐藏着的万物生灵,有河流里流淌着的生命低语,更有万千沟坎褶皱里的物事、人事和史事。
《秦岭记》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秦岭记”共五十七章,一章一个故事,以古人笔记体笔法写秦岭的天文地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以小见大,烛照时代变迁及生活况味。第二部分“外编一”收录了贾平凹写于1990年的《太白山记》。第三部分“外编二”收录了贾平凹创作于2000年前后的六篇旧作。
贾平凹长期生活在秦岭,秦岭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秦岭记》则是他第一部以“秦岭”命名的作品。与其以往小说明显不同的是,《秦岭记》是一部笔记体小说,承继《山海经》《聊斋志异》等“志人”“志怪”的传统,行文貌似实访照录,但更趋于志异奇谈。五十七个故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充满奇思妙想的志怪小说,荒诞不经;一类与时事紧密相关,在虚假与真实之间描摹世情、感怀世事。他笔下的植物、动物、山川都是有灵性的。这些故事不像《山海经》那般神秘瑰丽,也不像《聊斋志异》那般狐妖通灵,它就是秦岭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灵气幻化,落脚到作者玄想意念之中,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生命就是某些日子里阳光灿烂,某些日子里风霜雨雪。不论是人是兽、是花木是庄稼,为人就把人做好;为兽就把兽做好;为花木就开枝散叶,把花开艳;为庄稼就把苗秆子长壮,尽量结出长穗,颗粒饱满。”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人之为人,兽之为兽,都有各自的使命,这正是《秦岭记》传达给我们最朴素的生活哲理。
《秦岭记》不仅赋予秦岭的山川草木、花鸟鱼兽以长久的生命,也穿插了很多实事新闻,这反映出贾平凹对秦川大地未来发展的思考。身处秦岭腹地的人们该如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依然扎根大山还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拯救衰败的乡村还是留在城市?这是《秦岭记》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是当下众多乡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
八百里秦川雄浑开阔、横无际涯,十万字《秦岭记》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秦岭是无数植物与动物的乐园,《秦岭记》是人文与自然的双向奔赴,可以说是秦岭的山川草木志、动物志、村落志、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