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彦华
在《安的种子》这本书中,每个孩子都是千年莲花的种子。它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的时间并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故事中的三个小和尚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性情急躁、急功近利,“静”心思细腻、崇尚浮华,“安”性情平和、淡定踏实。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可以从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一个怀抱种子的人。当你有了一颗种子的时候,你会是“本”是“静”还是“安”呢?看了这本书,我最感动的是书中流露出的安静的感觉,是故事中散发出的“安”的平和心境。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安”的平和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多么难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从容地去买东西、扫雪、做饭、挑水、散步。他告诉我:要满怀希望、有所追求,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如果孩子是我们所拥有的一颗种子,作为教师、作为家长,你会怎样对待种子的成长?
一些人选择了做“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要赢在起跑线,看不到自己所要的结果就大发雷霆地抱怨、指责。一些人人选择了做“静”,照本宣科,什么都给孩子最好的,却忽视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最关键的东西。然而,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安”的淡定和顺其自然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和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条通道。”那什么样的爱才称得上高尚纯洁呢?我觉得,适合即是。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快乐的城堡,每座城堡都需要知识的铸造。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我们,无疑就是帮助每个孩子用知识把他们自己的城堡建造得独一无二。但孩子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有层次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每个孩子量身传授。
或许,我们的孩子是铁树,不开则已,一开惊人;或许,我们的孩子是梅花,只有在寒冷的季节才会独自开放;或许,我们的孩子是大器晚成、大智若愚……让我们一起探索教育的真谛,静静等待那一朵朵花开吧——尊重孩子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的时间、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