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营村。本报记者 李宜书 摄
■本报记者 王艳东 李宜书
郾城区孟庙镇西营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生态优美的村落,因宋朝名将岳飞在此设立西大营而得名。近日,记者驱车顺李漯路向北行驶约5公里,来到西营村。东西走向的柳河穿村而过,碧波荡漾。村里不少墙面上有大型彩绘,远远望去,整个村子宛若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记者走进该村的村史馆,感受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西营村是一个行政村,位于孟庙镇东北部,下辖西营、后营、金刘三个自然村,有604户2850人,耕地4020亩。
西营村是个有故事的村子。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在此繁衍生息,耕种渔猎。西汉景帝时,应氏祖先迁移至此,形成村落,名叫应村。1140年6月,岳家军渡 水北驱金兵,在应村从西往东依次设立西营、后营、东营。为纪念岳家军,应村遂改名为西营村。明代洪武年间,又有山西洪洞李、田、王等姓氏迁入,形成多个姓氏杂居的村子。
熟悉村史的村民告诉记者,作为郾城大战的主战场,西营村很多地点的得名都与这场大战有关。其中,饮马湖位于西营村南,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水深5米左右,水质清澈,位于柳河古河道上。1140年6月中旬的一天,岳飞带领3000骑兵,趁拂晓天色黑暗时偷渡沙河,一举突破金军防线。金军顽强抵抗,派5000兵士增援。岳家军奋勇前进,金兵被迫向北逃窜,岳飞率领将士乘胜追击。时值夏季,天气炎热,人疲马渴,不少战马卧地不起。正当岳家军为此而焦急时,前边突然出现一个湖泊。将士到湖边饮马,清澈的湖水驱散了暑气,也给将士带来了杀敌的力量。岳飞看到该村地处南北要冲,加上有柳河可以运粮,又有湖水解决了水源问题,就命令在此设立了三个大营。运粮埠位于饮马湖北岸中间靠西地段,是岳家军粮草漕运的装卸之地。当时西营村及周边群众主动捐献砖块,军民合力建成一个运粮码头,保证了岳家军粮草的及时供应。直到民国初年,柳河还可通航。20世纪50年代,郾城对柳河进行大规模清污,发现多个大船船舷遗物和船篙、金银铁器等,都证明了过去柳河航运的发达。
岳王祠、点将台、运粮埠、演兵场……一个个典故浸润着民族精神,传承着忠孝文化。一代代西营人耕读尚武、保家卫国。据记载,明清时期,西营村先后出过三名武秀才、一名武举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都有西营好儿郎挺身而出。村里先后有两位革命烈士血洒疆场,有200多名子弟走进军营,有的家庭三代都有人参军。
84岁的村民应海木说,从他记事起,村里青壮年就自发组织巡逻。村里治安良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没有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现象。
生态美 产业兴
西营村一李姓村民说,原来西营村的坑塘四周脏、乱、差,俨然成了垃圾场、臭水沟,村民苦不堪言。近年来,该村对柳河河道进行清淤蓄水,把坑塘的垃圾清运干净,还沿河修建了休闲步道、长廊、观景亲水平台等,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使其成为四季如画的游园。同时,该村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房子外墙进行彩绘美化,沿街商铺统—设计成仿古风格,以汉字“贤”字为主题,深挖西营村的宋文化历史,建成文化展览馆等。
如今的西营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融,产业兴、生态美成了村子的新标签。西营村家家户户还传承独有的家风家训:男“克尊乾道,遵行十字”,即忠、孝、节、爱、谨、仁、义、礼、智、信;女“慎守坤德,效范八言”,即贤、恭、淑、慎、素、雅、温、贞。“目前,西营村流转土地370亩,加上‘三产’,村集体年收入约51万元。”西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少华告诉记者,目前漯河正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西营村又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美化,建造了民宿、农家乐、温泉洗浴等休闲产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将西营村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