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华
时代变化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蒸蒸日上。于我而言,最大的感受是交通的变化。
刚从许昌到漯河工作的时候,我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和火车。每周五下午一下班,我就急忙冲出单位,挤上公交车赶往汽车站,搭乘最后一趟客运班车回家。若遇加班赶不上客车,我就只能到火车站乘火车回家。冬季的火车经常晚点,怕错过上车时间,我往往是顾不上吃晚饭,哈着手、跺着脚哆哆嗦嗦地在寒风中候车。有好几次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我只能乘坐出租车往家赶,一路上还要心疼比火车票贵出许多的出租车费。
到返回漯河上班的时间了,但我想在家多陪陪爱人和孩子,就舍不得在周日下午出发,而是等到周一早起赶车。客运汽车发车晚,我若乘坐第一班客车出发,几经辗转到单位时,多半是会迟到的。于是我大多选择乘火车返回。我凌晨4点多就得起床,乘坐三轮车赶到火车站,再挤进车厢里弥漫着各种气味的绿皮火车。那时,火车站还没有自助售票机,我要么周日下午先去买票,要么第二天一早在售票口排队买票,然后一路小跑赶火车。有时,购票队伍排得长了,我怕错过车次,还要满脸堆着笑央求排在前面的人让自己插个队。
有一年冬天临近春节的晚上,天空纷纷扬扬下着大雪。我从漯河乘客运班车回家,到站后等不到市内公交,也打不到出租车,只好顶着凛冽的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回家,走到家时人都快冻僵了。晚上休息时,我连连感叹:“咱家要是能买一辆车就好了,往返的路上就不那么辛苦!”爱人撇嘴一笑说:“就咱家这收入,买个车轱辘还差不多!”
后来,漯河和许昌之间开通了城际公交,车次多了、票价也降了,且离单位不远处还有一处固定站点。我再不用慌慌张张去汽车站赶车了,周末回家之路相对轻松了许多。能网上订票后,我又省去了跑着买票的麻烦,乘车前自助取票即可;有时若来不及取票,刷身份证也可以直接进站乘车,大大减轻了出行压力。大概是2012年,漯河高铁西站开始运行,我从漯河到许昌只需要约20分钟时间就到了。飞速发展的交通事业大大地拉近了城市的距离,原来感觉漫长的路途也没有那么遥远了。
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我们有了一定的积蓄,我和爱人就买了辆家用小汽车。虽然不是很高档,但作为代步工具绰绰有余。有了私家车后,我再也没有匆匆忙忙赶车的艰辛和无奈。儿子上初中后,爱人又买了一辆自动挡轿车接送孩子。
这些年,我乘坐的交通工具从三轮车、公交车、客运汽车、火车、高铁到私家车,简直恍如隔世。在感叹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深深体会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群众带来的便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家的日益繁荣和强盛,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够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