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1月8日 星期

我手写我心


■陈向锋

我最早接触文学是在上小学时。那时,翻看风靡一时的连环画是我汲取文学营养的最好途径。同时,拥有一套完整的《杨家将》《岳家小将》等连环画是一件特别让令我满足的事,因为不仅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炫耀,还能和他们交换阅读。这些连环画都是平时用我的压岁钱购买的。每逢有村庄唱戏,戏台下面就有好些卖小人书的,几毛钱一本。我可以挑选一些喜欢的买来看,渐渐积累了一整套的连环画图书。我把这些小人书集中放在一个纸箱里,闲暇时就拿出来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产生无限的灵感。

那时,收音机里每天中午都会播放长篇历史评书,我最爱听的有《大西唐演义》《辛弃疾传奇》《岳飞传》等。这些历史故事里的英雄人物让我格外崇拜。我非常喜欢辛弃疾英勇抗金的故事。那时,我只知道辛弃疾是一个抗金英雄,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后来上初中时才学习了一些他的诗词作品。那时,我还熟记了岳飞的《满江红》。这些诗词文化的根,深深地种在了我的心里。

在我的老家,有一位和我父亲差不多年纪的大学生,家里有很多藏书。我清楚地记得,上初中时一个暑假的午后,他的侄子拿出来几本书要用来叠面包、玩游戏。我看到后,立即用几本看过的书与他交换了一下。其中的《人生》《闪闪的红星》《十二寡妇出征》和《少林马家气功》让我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和胡汉三斗智斗勇的故事让我为他捏了一把汗,潘冬子机智和勇敢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人生》中的刘巧珍对高加林纯真无私的爱让人感动,最后却被无情地抛弃,令人叹息。《十二寡妇出征》描写的是杨家将的男将几乎全部阵亡后,所留女眷在穆桂英挂帅后所展开的一系列抗辽斗争,刻画出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这些文学书籍陪伴我度过了少年时期有意义的一段时光,也为我后来的文学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喜爱诗词,上中专时专门到书店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宋词三百首》,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我也模仿着写一些诗,但从没有发表过。

上中专第二年,我迷恋上了摇滚音乐并开始学习弹吉他。暑假时,我报了个民谣吉他函授培训班,每天背着吉他在沟渠边的树荫下练习吉他弹唱。有时,灵感一来,我还会写歌词,并把其中的一首用简谱谱成了曲。在充满激情又疯狂的青春时代,我不知天高地厚,狂热地参加各种联欢会,听说城市某个门店开业有乐队助兴,我就自告奋勇上台去弹唱。如今,回想往事,我为那时的轻狂感到脸红,也为那时的青涩感到可笑。

大专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梦想和激情在现实面前都沉寂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洗礼,步入中年后,我对情感、生活和往事都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2016年,我在中国散文网、诗词吾爱网注册会员后,就把这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付诸笔端的文字渐渐成熟。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在市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各种文学诗社的公益讲座,并结识了一些文朋诗友。在师友的指导帮助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有些文章和诗词陆续在报纸、杂志和文学公众号上发表出来。

现在,阅读和写作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闲暇时,我喜欢和文朋诗友相聚在一起畅谈创作感悟。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我的后半生注定是与文学分不开的。后面的路还很长,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坚持“我手写我心”。我相信:只要付出真心,我的文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