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图腾的综合体。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希望借助神秘的自然神力,保佑一切平安顺利,于是就创造了龙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消灾降福、祥瑞吉祥的象征,人们对其进行膜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考古发现,西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出土有5000年前的猪龙形制的玉器。而在南方瑶、畲、苗诸族则有着“龙狗”崇拜。苗族的“接龙”仪式有24种龙,水、旱各一半,涉及二十来种动物。
几千年来,龙的形象通过不断演绎发展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龙的形象:鹿角、马头、鱼须、凤足、蛇身等。可见人们对龙有多种希冀,龙是既包容又神圣的综合体,它是聪明多智、威武不屈、自强不息的象征。
正在中华艺术宫举行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成果展”的第一板块“开天辟地”展示了华夏初民对于远古神物“龙”的想象。其中有一幅《龙的变形》生动地反映了龙的不同形态,其朴拙夸张的身姿,不拘一格的构图引得观众流连驻足。
在创作《龙的变形》时,画家巴玛扎西花费了大量时间查找资料,对各个时期龙的形象进行筛选。因为早在原始部落考古中就有龙形象发现,经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早、中、晚各阶段演变至今形成了千变万化又不离其宗的妙境神化,龙的形象变幻莫测,变形变异又丰富多彩。巴玛扎西最终选择了他钟爱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玉珠龙、秦汉古墓画像砖上刻龙、明清时代锦缎上的龙。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有很大的共性,都保持着原始的神秘性以及造型上的灵动性。
早期龙山文化中的龙古朴简约,造型古雅明了,是原始部落时期龙的典型特征。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集权时期,那时的古墓画像砖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气质。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之际,锦缎上的龙形霸气与衰气并呈,强势与缥缈交错,织出的龙变化多端、威仪盛凌。
创作《龙的变形》时,画家巴玛扎西在布置好纸后直接上架以求直露,粗线、织彩是为了有一种历史的华彩厚重之感。他的构思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为主线条,借用西藏唐卡构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把各时期各民族所创作的龙形解构重组,主观选择,随心写意,整体上追求一种乱而有序,并以色彩对比强烈的暖调铺就。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