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是中国传统节气——“雨水”。俗话说:“雨水落,万物生。”大地又增添了几分色彩。
其实,“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但不意味着这天一定降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蔡一夫介绍,“雨水”的字面含义即指降水增多,降水形式上开始由雪转变为雨。这一时期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逐渐活跃,向北遭遇冷空气,从而导致南方及黄淮地区乃至更北方降水量增多。
“雨水”“三候”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万物都在复苏。蔡一夫告诉记者,有气象资料显示:“雨水”前后,我国黄淮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已达到5摄氏度左右,平均气温则在零摄氏度徘徊,淮河以南的地区春意更浓。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眼睛就善于捕捉春天的“踪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早已把“雨水”时节的秘密总结为“三候”。一候“獭祭鱼”。当你看到冰河解冻,可爱的水獭于河边捕鱼,那就是春天来了。二候“候雁北”。当你看到排排大雁从南边飞回,那就是春天来了。三候“草木萌动”。当你看到丘壑林泉间处处“青绿”,亦有杏花、李花、油菜花陆续点缀。请相信,春天来了。
“雨水”农事
大自然点点滴滴的变化,都提醒着人们又是一年春耕时。“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此时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大麦、小麦等越冬作物陆续返青,进入拔节孕穗期,对于水量的控制十分关键,在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此时的降水量常常还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若发生春旱,应及时春灌。对于没有秋翻的土地,可趁着尚有冻而未化的时机,进行春翻,既能保证播种质量,又能达到抗旱保墒的效果。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同时,要清扫果园的落叶、病果、虫果、杂草、废弃果袋和杂物等,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消灭其中潜藏越冬的病虫。
防湿邪 调脾胃
虽说冬去春来,但这一时期的气温极不稳定。因此,老话“春捂秋冻”说得有道理。春寒料峭,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要注意“倒春寒”现象,切勿过早减去冬衣,尤其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儿童,“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
“雨水”后,空气中湿度增加,此时应少吃生冷黏腻的食物,建议多食健脾化湿的食物。重点是“防湿邪,调脾胃”,重在“避”与“祛”。
防湿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雨水”节气降雨多,出门记得带把伞,就可以避免冒雨涉水,湿衣裹身而感受寒湿引发疾病。若是不小心感受了湿邪,应及时祛除,喝杯温热的红糖姜枣茶、泡个热水脚,微微出汗即可祛除外湿。
防内湿。说到内湿的生成,就离不开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故有“脾胃伤,百病生”之说。因此养生家强调:“雨水”养生,重调脾胃。
“雨水”节气一因气候多雨多湿。容易伤脾胃,二是因为春季肝气旺,易于克犯脾土而伤脾胃。因此,“雨水”养生,调理脾胃既要药食粥补,还要调畅情志,并且配合适量运动。
药膳食补是调理脾胃最常用的办法。五味之中,甘甜入脾,“雨水”时节不妨吃些甘甜的药粥。药物的选用上既要考虑阳气的升发,又要考虑滋补脾胃,推荐选用党参山药薏米粥。党参味甘益气,山药健脾,薏米祛湿,益气健脾除湿相得益彰,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吃春菜,也是很好的办法。荠菜、春笋、茼蒿都是最好的春菜。
多喝粥汤,也不错。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千金月令》曰:“正月宜食粥。”“雨水”前后服用汤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砂仁鲫鱼汤,醒脾开胃利湿;金橘山药小米粥,疏肝健脾;紫苏杏仁粥,解表散寒,理气和胃,化痰止咳。
除了饮食,精神调摄在“雨水”节气也显得非常重要。强调形神皆养,不但要养身体,还要心境平和,使肝气不横逆,脾胃自安宁。
适当地运动,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同时运动也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推荐的运动是放风筝,既能活动周身关节、舒缓颈椎,又能放松身心,令人心情愉快。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