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张双双,市六院(市心血管病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她是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她曾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郑大一附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擅长治疗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引起的面瘫、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以及骨关节术后功能障碍、颈肩腰腿痛等。她先后被评为市医德先进个人、市青年岗位能手等。
目前,颈椎病发病率较高,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针对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市六院康复科主任张双双进行了简单介绍。
颈型颈椎病。此种类型的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及睡姿不当或枕头高度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主要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有时会伴有后颈部的沉重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此种类型的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同时伴有胳膊或手出现麻木、无力、疼痛等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此病可造成肢体瘫痪,所以致残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走路不稳,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会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会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基底供血不全而引发此病。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多汗、心慌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混合型颈椎病。如果有以上两种和两种以上的临床症状,就可以称之为混合型颈椎病。
张双双提醒,如果颈椎出现不适,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贻误病情。市六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