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肘子、脆皮烧鸭、爆炒腰花……吃惯了现代菜,你知道古人的餐桌上有哪些诱人的美味吗?
兔肉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瓠叶》
《诗经》中涉及美食的诗不少,这篇《瓠叶》便是其中之一。或许我们可以将这首诗换个名字,称之为兔子的多种吃法。整首诗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天要请客吃饭,但是食材不够怎么办?没关系,食材不够,做法来凑。瓠瓜叶随风摆动,采下来烹饪一下就成了宴请宾客的美味佳肴。小白兔肥美鲜嫩,烤着吃,好吃;熏着吃,好吃;裹上泥烤,依旧好吃。
红烧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颂》
提到吃,就不得不说苏东坡。苏东坡对红烧肉爱得深沉,甚至还专门写了首打油诗。苏氏红烧肉做法如下:将锅洗净,锅内加入少量清水,洗净的猪肉放入锅中,文火慢炖,剩下的交给时间。当汤汁渐浓,关火,装盘。轻轻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细细感受红烧肉的浓郁香味在唇齿间飞舞。猪皮软糯,轻轻一抿就化在口中。猪肉软烂多汁,无须过多咀嚼,吃起来简直是人间乐事。
鲈鱼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张翰《思吴江歌》
古人咏叹鲈鱼鲜美的诗词不胜枚举,但真正让鲈鱼在美食界扬名立万的还要数西晋文学家张翰。张翰本为东吴人,后在西晋为官。一日,张翰看到秋叶瑟瑟,便想到家乡肥美的鲈鱼。又到了一年一度吃鲈鱼的季节了,想到家乡远在千里之外,不禁悲从中来。后在鲈鱼的感召下,张翰作了个大胆的决定——辞官回家,吃鲈鱼去。爽滑弹牙的鱼肉、洁白浓郁的鱼汤,想想就要流口水。果然在吃货眼里,美食大过天。
笋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白居易《食笋》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来到传说中的竹乡,看到遍地鲜笋,白居易吃“嗨”了。吃够了炒笋丝、炒笋片,那就试试蒸着吃吧。蒸熟后拨开笋衣,露出笋肉,“啊呜”一口,胜过吃肉,真是人间美味。同时,诗人表达了一种闲适、淡泊的人生境界。
据《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