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失眠症称为不寐,治疗常以八纲辨证为基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乱则和之,以达到阴平阳秘之效。失眠类型常见以下几种:
肝火上炎型。多不寐多梦、急躁易怒,伴头晕、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肝阳上亢型。肝气亢逆引起气机郁滞化火,阴液不足则导致阴阳失调、肝阳失潜而夜不能寐,常伴眩晕耳鸣、头痛面红、目赤目涩、急躁易怒、足重头轻。
心胆气虚型。虚烦不得眠,触事易惊,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
心脾两虚型。多梦、难入睡、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常有头晕目眩、腹胀便溏、面白少华。
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
痰浊雍肺型。水湿内停,痰郁火热,痰热上扰。
肝气郁结型。情志致病均可伤肝,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引起失眠,常伴情绪低落、胸闷不舒、脘腹胀满。
胃气不和型。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积滞、湿邪阻滞、胃热炽盛可造成气机失调、浊气上犯。
中医治疗失眠重在辨证施治、分型诊治,患者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常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