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8月8日 星期

“75·8”洪灾亲历记


■余 飞

“75·8”洪灾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我的脑海中仍然记忆犹新。

那天上午八九点钟,连续多天的大雨之后,沙河上游的水库决口,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河堤禁不起巨浪的猛烈冲击,不断决口,失去约束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吞噬着田野和村庄,沃野顿成汪洋。

那时的农村,房舍多是土墙草顶结构。土墙自然禁不起长时间浸泡,随着洪水铺天盖地而来,不时有房舍倒塌。墙倒了,草房顶就如一个个孤岛漂浮于水面,没来得及跑出去的人们就只能爬到高处等待救援。

那时,我在黑龙潭公社工作。当时全公社处于洪水之中,更多的洪水还在汹涌而来,北面颍河河堤挡住了水势下泄,水便在这里愈积愈深,十几个村庄完全被大水淹没。

公社的办公地点是一处较大的宅院,和普通的民房比要高出许多,且院里还有两幢两层小楼。公社将临时成立的抗洪指挥部设在了这里。公社干部全部投入了救灾。我们用门板和木棍扎成木筏,几个年轻干部组成的抢险突击队陆续登了上去,向受灾最重的几个村子出发。我和一名同事各持一根丈余长的竹竿撑着一个木筏也出发了。

早上,炊事员专门炸了油馍,说是人在水里泡着饿得快,这东西顶饿。我便用塑料布包了一些缠在腰里,以备饿时充饥。

我们的木筏是逆水而上,到达目的地的过程十分艰难。天已过午,可我们离那个在平时骑自行车十来分钟就到、现已被洪水淹没的村庄仍然很远。

一路上,我们不断听到附近村里传来的哭喊声。

在水里泡了几个小时,我早已饿得头晕眼花。终于到了看不到村口的村口,因为有树和坍塌的房屋挡了洪水下泄,木筏行进时水流平缓了许多。我们就想乘机吃点儿东西充饥。同事用竹竿稳住木筏,我则解下缠在腰间包着油馍的塑料包。就在打开的一刹那,我们傻眼了:油馍早被泡成了一堆碎渣!

肚子里不时有“咕噜”声发出,强咽下的也只有口水。当时的我饿极了,急切地在浑浊的水面上寻觅能吃的东西。很幸运的是,木筏旁边竟漂来几个大小不一的西瓜!然而,当我用拳头把捞上来的西瓜捶烂时,一股腐臭气扑面而来。几天的大雨加上洪水的浸泡,外表嫩绿的西瓜虽然瓜瓤仍然鲜红,却散发出一股酸臭味,让人难以入口。

西瓜被我扔到水里的同时,又有几个冬瓜顺水漂来。我知道,冬瓜不似西瓜,内瓤少,要坏也是从外到内。果然,被我的拳头捶烂后,白色的冬瓜瓤依然鲜嫩,我甚至能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们一人啃了一个嫩冬瓜,根本没有吃出什么滋味,只觉得身上又添了力气,木筏也被撑到了几个漂浮的房顶旁。

房顶上等待救援的人见到我们都欢呼起来。我们从房顶上接下一个又一个灾民。

大约有四五十个老人和孩子陆续上了木筏。怕难以承载,我们只能对那些仍然等待救援的人喊话,让他们再坚持一会儿,等待我们的同伴到来。我们撑着这只载满人的木筏向着远处尚高出水面的河堤划去。

虽然回程是顺水,但驶向河堤的途中要绕过许多杂树,让我们几乎耗尽了冬瓜补充的能量。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同事手中的那根竹竿因为在水里泡得时间过久,竟突然折断了。单凭我这一根竹竿,无论如何也左右不了被激流冲击的木筏。载满人的木筏就在旋涡中打转,木筏上的人们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

我知道,如果不能掌握木筏前进的方向,再有浪头打来,木筏就会有倾覆的危险。我不敢再想下去了。

又一棵杂树挡在前面。就在我们使出浑身力气想让木筏摆脱杂树而手忙脚乱时,我忽然看见脚下扎木筏时余下的绳头。

这时,原本汹涌而至的洪水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猛烈,水流虽然仍湍急,水面却平缓了许多。从小在沙河边上长大的我对眼前的水势并不惧怕,但必须要设法让木筏抵近河堤。

于是,我把唯一的竹竿交给了同事,由他在筏尾撑着木筏向前推进。我则抓起扎木筏余出的绳头下水,从这一棵树游到另一棵树,并把绳子绕在树上拉动木筏前进。就这样,我们硬是将木筏一点点向河堤拉近……大概深夜一点多,木筏终于靠岸,众人皆上了河堤。此时的我们实在无力再将木筏撑回去了。

那天,我们是游回公社大院的。记得到大院后,我是爬着上楼的,因为实在走不动了。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填饱肚子。我知道指挥部里提前备有吃的东西。但上去后没有人,吃的东西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我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翻,心想哪怕是臭了的西瓜也得吃……

终于,在一层塑料布下面,不但有半桶煮熟的鸡蛋,旁边还有几瓶小桃露!当时我根本来不及多想,拿起鸡蛋在楼板上磕破,未及细品就吞下肚去!一个、两个……觉得噎了,就拿起已啃开瓶盖的小桃露狂饮……

不知过了多久,我发现盛鸡蛋的桶几乎见底了。打着饱嗝,我下意识数了一下,天哪,竟然有二十三个……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