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晋生
“八一”前夕,我随舞阳县作家协会“礼赞二十大 艺心永向党”文艺志愿服务创作采风团走进革命老区胡岗采风。这里走出了胡赞扬、李经伦、胡赞宇、胡林宇、胡桂兰、胡静等多位革命英雄人物,是我向往和敬仰的地方。作为在部队服役23年的老兵,我怀着特殊的情感,用心倾听他们的感人事迹。
走进胡岗村史馆,如阅读着舞阳的革命历史。早在1927年4月,胡桂兰经在开封第一师范上学的石庭桂和在当地秘密搞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郭培轩二人的介绍入党。1936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胡林宇和胡桂兰召集河南籍北大学生和地方进步社会青年,成功在胡岗村组建了舞阳县第一个青年救国会。1938年6月,中共豫中特委书记邹屏到胡岗村巡视工作时,在胡岗村成立了舞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38年8月,中共舞阳县委组织部部长韩庚尧在胡岗村组建了中共舞阳县东北区委。1938年夏季的一天,中共舞阳县委委员李在藻在胡岗村胡文明家的牛屋里召开了舞阳县第一个少年儿童团成立大会。卢沟桥事变后,河南省大学教授范文澜带领河南省战时教育工作团到胡岗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举办三期抗敌训练班。1938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同志在龙潜、徐海东等陪同下,由延安赴河南确山的竹沟,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加强抗日工作的领导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途经胡岗村苗庄自然村时,一行多人曾在小庄一宿。新四军卫队营营长廖弼臣负伤后,被时任舞阳县委书记胡田希安排在胡岗村万寿寺小学当教师,以教员的身份养伤,1938年10月又回到新四军嵖岈山部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山东省委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岗村有不少热血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从1927年到1949年,胡岗村涌现出几十位革命先烈,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宁死不屈、慷慨就义。胡岗是一片浸染着鲜血、高扬着革命旗帜的红色热土。
采风归来,我夜不能寐。我在沉思: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革命前辈砥砺前行?答案就是信仰。在生命的征途中,只要高举信仰的火炬,就能够照亮前进的方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在和平年代,我们在怀念革命先烈的同时,应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