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张会永,市二院儿科主治医师、儿童重症医学科优秀青年骨干。他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擅长新生儿、儿童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病例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对常频、高频呼吸机运用,早产儿疾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肺出血,PPHN,重症肺炎,各种脑炎,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在2017年被评为优秀援疆医生,2018年在全省新生儿窒息复苏比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2020年被评为漯河市中青年骨干医师。
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的年龄段是学龄前和学龄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前期症状和感冒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流涕,查血常规会发现白细胞未升高。部分对支原体较为敏感的孩子感染后会发展为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大多是刺激性干咳、阵发性发作。医生体检听诊常常没有典型的肺炎湿性啰音,往往拍了胸片才发现大片的实变影,所以把支原体肺炎称作“非典型性肺炎”。大约五分之一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会出现胸腔积液,大多是轻度至中度的积液。有积液则提示病情较重。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周至3周)。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发生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住口鼻,把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里。如果没有纸巾,可用肘部遮挡后再咳嗽或打喷嚏,而不是用手遮挡。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如果没有肥皂(洗手液)和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保持空气流通,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张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