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9月19日 星期

花洲书院


■邢俊霞

从踏入花洲书院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就再也没有平静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刻于入门的照壁之上。彼时,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认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庆历五年春,时任岳州知州的滕子京决定重修破败不堪的岳阳楼。竣工之后,滕子京认为范仲淹既是文学界的“顶流”,又有雄才大略,为岳阳楼作文者非范仲淹莫属。于是,就派人将所写书信及请人画就的《洞庭秋晚图》送至范仲淹。范仲淹看着书信内容以及逼真的画作,眼前幻化出在一个春和景明、阳光明媚的日子,洞庭湖波澜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这令范仲淹激情澎湃。虽未亲临岳阳楼,但洋洋洒洒、挥笔而就的《岳阳楼记》一气呵成,大气磅礴,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终不负腾子京所望,范仲淹一朝落笔成文,即成千古绝唱。

庆历四年,范仲淹在其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后,悲愤之余,自请守邓。抵邓后,或许是童年记忆深刻,江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深深地影响着在此地出生的范仲淹。又或许是乡愁使然,范仲淹在邓州进行了一大波江南建筑文化的输出:依照江南建筑风格建造花洲书院,曲径通幽,小巧玲珑;依照苏州园林建造百花洲,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鸟语花香。不仅供书院学子和当地百姓休闲憩息,也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慕名前来的各地民众。

在这里,范仲淹公事之余执笔入堂,亲自教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将相良才——宋代文状元贾黯,官至宰相的范纯仁,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均出自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五进四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等建筑组成。中院里的泮池、状元桥小巧精致,成为书院一大特色。中院还有一口古代的三眼井——范公井。书院西侧为二进一院的范公祠,北为四进三院的姚雪垠文学馆和邓州名人馆。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中,长衫美髯的范仲淹在我脑中鲜活起来。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春风堂内,浑厚的吟诵之声犹在耳旁回响。就是在这里,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宽广博大的胸怀澎湃于心,令我久久不能平静。须臾,他轻捻胡须、凝神静气,大笔一挥,《岳阳楼记》横空出世,字字珠玑、文情并茂。

春风堂是我流连时间最长的地方。它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卷棚式建筑,坐落在一前高约0.49米、后高约0.34米的台基上,灰筒、板瓦屋面。前、后檐檐柱位置的每间均置六扇对开六抹套方棂芯隔扇门。在这里,范仲淹与好友时常小聚,促膝谈心。和朋友在一起,范仲淹情趣高雅,或击鼓高歌,或迎风长啸,一时间,精美之音绝妙、精彩之境纷呈。

踏着范仲淹的足迹,我走过状元桥,入文会堂,出中国书院博览馆,看过象征学子折桂的百年桂花树,听着“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的诗句,走遍了花洲书院的角角落落。游览结束,回望花洲书院,五进四院的书院建筑已不见全貌,只有房屋上的五脊六兽还稳稳地立于原地,注视着范仲淹所希望的清风朗月、温暖人间。

望着范仲淹的雕像,我浮想联翩。范仲淹始终记着“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庙堂之上如此,花洲书院如此,杭州也如此。走出花洲书院,回头凝望间,耳边骤然响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