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艺君
一汪碧绿的湖泊倒映着深秋的树影,像温柔的臂膀环抱着贾湖村。
11月4日,纪念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暨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海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漯河,探源贾湖文化,寻根中华文明。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踏秋风、沐微雨,我来到贾湖村。漫步在稻香路、遗址路,两旁青砖黛瓦的民居翘角飞檐、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翠竹青青、花影摇曳,柿树上挂满橙黄的果实,菜畦里萝卜、白菜青翠喜人,古老的石磨静静诉说着旧时光。白发翁媪坐在门前择菜,农人荷锄而归,田园牧歌的生活图景让人心向往之。走在环湖大道上,两侧是高大的树木,鸟鸣声不绝于耳,湖面波光粼粼、水鸟翔集,芦苇随风飘荡。这个自然风光秀美、历史韵味浓厚的村落,有着桃花源般的古朴与宁静。
正在进行的第九次考古发掘现场用围栏遮挡着,让人满怀期待又心生敬畏。在前八次发掘中,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贾湖文明神秘的面纱。在距今9000年至7500年的1500年时间里,贾湖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种植渔猎,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笛声悠扬的桃花源,点燃了华夏文明起源的星火。
沙河之滨的最早住户
石铲、石斧、石镰、石磨盘……在贾湖遗址博物馆,隔着9000年的时光,我们仍能在这些精工细作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具遗存上望见贾湖的日升与日落、播种与收获。
从伏牛山奔腾而来的沙河,以磅礴的气势向东流去,冲积出广袤的平原,形成一片波光潋滟、水草丰美的沼泽地。贾湖先民就定居在这里。天空蔚蓝、远山如黛。先民们拿着亲手磨制的农具,砍伐树木、翻土开荒,整理出一片片田地,播种、薅草、浇灌、收割。大豆金黄、稻浪飘香。先民们使出洪荒之力,汗水洇湿脚下的土地,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和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大豆起源地。淮河流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自此开启。
如今,贾湖村四周沃野平畴、生机勃勃。在贾湖先民曾耕作过的土地上,绿油油的麦子已冒出了芽尖,生长着崭新的希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辛勤劳作,大地就会回馈收获的欢欣。沙澧大地传承至今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源自贾湖先民用古老石器凿出的最初密码。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描述理想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的理想在贾湖先民生活的地方已初具雏形。他们建筑房屋、狩猎采集、驯化家畜、制作陶器、耕种水稻、结网捕鱼、纺纱织布、酿造美酒。在1500年的漫长时光里,他们把这片土地打造成一个自得其乐的“鱼米之乡”。
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栎、栗、胡桃、榛等蓬勃生长,梅花鹿、野兔飞跑而过,獐、麋饮水嬉戏,丹顶鹤、天鹅翩翩起舞。岸边向阳的坡地上,高大的男人用石铲挖一个土坑,挖洞埋柱,砌上木骨泥墙,顶部再覆上茅草,就建成了一座半地穴式的茅屋。一座茅屋就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守护着生活的温暖烟火。当暮色笼罩四野,狭小的地穴茅屋里,温顺的女人用石磨盘、石磨棒把粳米脱壳,放入甑(最早的蒸具之一)中蒸煮。不一会儿,米饭的清香就溢满了屋子。外出捕鱼的男人归来,看到升起的袅袅炊烟,古铜色的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孩子们奔出来迎接父亲,接过活蹦乱跳的鲤鱼。他们在屋前堆柴,燃起熊熊篝火,把洗净的鱼架在篝火上,不一会儿就“滋滋”作响、香气四溢。鲜美的食物温暖了一家人的腹胃,他们心中满溢幸福和满足。
星辰浩瀚,月色皎洁。寒冷的夜里,亲人们依偎着取暖。也许有被野兽追赶的惊惶无措,也许有冬季食不果腹的窘迫,但日子滚烫,茅屋中的亲人值得他们一次次以命相搏。“家”的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就有千钧之重。
落日雄浑,鹤鸣九皋。河滩沙渚上,芦苇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一个个温暖自足的家庭组成原始村落,构筑起桃花源般的美丽家园。
陶器慢煮生活
鼎、釜、甑、罐、钵、碗……贾湖文明被陶器所散发的质朴光泽照耀。我凝视着展台上品种丰富、造型别致、精美实用的炊器、食器、盛器等,它们仿佛仍冒着生活的腾腾热气。明亮的日子流水一样绵长。我看到,它们被一双双粗糙的大手反复揉捏、打磨,在陶窑里经烈火炙烤后有了坚实的质地;它们被一双双柔软的手不断地取放、洗涤。它们盛放过饱满的莲蓬、脆甜的菱角,也盛放过野葡萄、猕猴桃、山楂、蜂蜜等。先民们将吃不完的稻米、水果以及蜂蜜等食物储存在陶罐中,放置在阴凉的树洞里。经过时间以及温度的洗礼,世界上最早的酒由此诞生,陶醉了一个又一个日子。
简单的生活果实般甜润,一种叫作幸福的情感随陶器清脆的磕碰声悄然滋生。人间烟火在晨昏之间熄灭又点燃。人们付出本能的爱,学习认识世界并在人间形成各种秩序。他们慢慢接受月有圆缺,接受黑夜与白昼的交替,接受叶子的飘落和花朵的归来,同时拥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穿越9000年的笛声
11月4日,第二届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现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刘正国和南京民乐团青年演奏家于东波师徒现场吹奏3D打印版贾湖骨笛,悠扬、婉转、清亮的远古之声穿越了历史,惊艳了时光。
9000年前,繁星垂于四野的夜晚,贾湖先民围着篝火、饮着美酒,伴随着骨笛悠扬的曲调载歌载舞……贾湖遗址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一只七孔骨笛呈浅棕色,通体光滑晶莹,散发着玉质的光泽。经历了岁月交替、斗转星移,那骨笛上似乎仍残留着贾湖先民的唇痕和呼吸。
贾湖遗址陆续出土骨笛40多支,均由丹顶鹤尺骨(连接和支撑翅膀的骨头)制作而成,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工艺精细,以斜吹方式可吹出七声音阶,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史上推了几千年,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音乐史。
骨笛诞生的过程注定是伟大的、划时代的。
一定有一种旋律,在部落酋长的心中盘旋许久,总有想要表达出来的冲动。一天,他看到丹顶鹤张开洁白的翅膀,盘旋着、鸣叫着冲向碧空。他发现心中的旋律与丹顶鹤的鸣叫和舞步有着相似的节奏。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将一只死去的丹顶鹤翅膀上的骨头取下,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他细细地打磨、丈量,用石刀在骨管上刻下每一个音孔的位置,然后钻孔,做成了一支骨笛。他兴奋地把心中的旋律吹奏给心爱的女子听。看到丹顶鹤成双成对地舞蹈、和鸣,他也想和心爱的女子一起吹奏,于是,他又制作了一支骨笛。
树隙下、月影中,部落酋长拿出骨笛,手指在音孔上灵活地跳跃,美丽高挑的女子拿出另一根骨笛,两缕笛声高低应和,悠扬婉转又悱恻缠绵。天地仿佛都安静下来,只剩下袅袅清音回荡于洪荒之中。酋长无比珍爱自己的骨笛,随身携带,日夜相伴,不时拿出吹奏一曲,用笛声诉说内心的快乐和悲伤。酋长离世后,浸润着体温的骨笛伴他而去。
如今,这对雌雄骨笛静静地安放在展柜里,旷世的爱恋依然在莹润的骨管中呜咽、澎湃。
在贾湖先民心中,丹顶鹤是天上的神鸟。骨笛取自鹤骨,能吹奏出和鹤鸣一样高亢激越的声音。贾湖先民希望通过这笛声,拥有与天地沟通的能力。所以,骨笛在某种意义上寄托着贾湖先民祈求上天护佑的朴素愿望和精神追求。
如今,音乐已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与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2022中秋奇妙游》节目里,航天员刘洋用古筝和贾湖骨笛合奏了一曲动听的旋律。音乐架起时空的桥梁,使我们能借一根骨笛重返远古,用音乐的语言与贾湖先民进行一场场灵魂的对话。
一呼一吸间,骨笛已走过9000年,以鹤骨的硬度,对抗时间的侵蚀。
倾听远古的空灵笛音,那些超越语言的心动,也许就是隐藏在我们生命里的谜底。
贾湖刻符:比甲骨文早4000年的先民笔记
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太阳光芒万丈。站在阳光里心有所向,必须写点什么,才能表达胸中喜悦。于是,贾湖先民用手中的石刀,一笔一画地在甲骨上刻下一个太阳形状的符号。那光芒穿透历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
某一天,贾湖先民抓到一只麋鹿、捕到两条鲤鱼,收获的惊喜被刻进“一”“二”的笔触里;
花朵缓缓落在肩头,一双美丽的眼睛是那样让人心动、沉醉,于是,刻记下来;
见证了一粒种子长成粮食的惊喜,刻记下来;
……
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骨器、石器、陶器等器物上发现17个契刻符号,经碳14测定距今约8000年,早于殷墟甲骨文4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这17个刻符包含了汉字的笔画构成,点、横、竖、撇、捺、勾都有,笔画顺序也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与现在的汉字结构基本一致。
当时的一个刻符,现在的一个谜语。这些贾湖先民的生活笔记,记录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好、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好,那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画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对这些“笔记”进行破译、窥见历史的细节,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贾湖先民生活的温度,看到人类童年蹒跚前行的脚步。
17个契刻符号,是文字起源的那泓清流。随着岁月缓缓展开的,是一条灿烂的汉字星河。从此,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和弘扬。
今年3月26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说文解字》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结尾部分,当主持人撒贝宁同许慎老先生一起穿越时空来到贾湖遗址,看到了贾湖刻符,漯河的两大文化名片贾湖文化和许慎的《说文解字》就这样联系在一起,直击心灵。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九次考古发掘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刻符。或许有一天,我们真能将它们一一破译、解读。每个刻符都是一盏穿越历史迷雾的灯,照亮我们寻根贾湖、探源中华文明的路途。
……
古老的沙河从华夏文明的源头出发,一路奔流融汇成浩荡洪流。在贾湖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抓一把泥土就触及华夏文明绵延不息的根系。寻根贾湖,赓续文脉,洞见未来。行走在今日贾湖,我看到一派生机勃勃、幸福安康的新农村景象,“创建五星支部,加快建设三强三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舞阳”的标语散发着时代的气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人们对真善美和生活理想的永恒追求。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让我们乘着时代的东风,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