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

漯河:水天辉映的星光剧场

无人机表演“北舞渡胡辣汤”场景。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谭艺君

11月26日晚7时许,红枫广场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夜幕下,桥梁、河岸、楼宇都被灯带点亮,树上的造型灯伸出花枝之手,身着汉服的翩翩少年结伴而行。伴随着轰鸣声,千架无人机携魔幻绚烂的灯光、排列成方阵从地面腾空而起。以夜空为幕、以河流为镜、以光影为笔,一张张巨幅画卷呈现在水天辉映的星光剧场,每一张都带着城市的文化烙印和情怀底色。

无人机编队升腾、旋转,通过精准复杂的排列组合,杜甫笔下“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在天幕中显现。她优美洒脱的剑舞辉映盛唐气象,携来四方露霜,千年前曾惊艳 水河畔。隔着烟雨沧桑,回望红尘过往,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自信、勇气和力量。

蓝、绿、白交织的机载灯光在刷新、渐变、摆动过程中呈现许慎威严庄重的形象,他凝视前方,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无人机编队反复变换造型,只见杨再兴跃马横枪而来。马踏淤泥箭如雨,英雄血洒小商河,精忠报国,气壮山河。

一轮明月高挂天宇,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夜空中呈现出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枝叶青翠欲滴,白色的鸟儿嬉戏其间。600岁的老槐树承载着时光深处的乡愁,以蓬勃的生命力见证了漯河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新生活。

一只丹顶鹤扇动着洁白的翅翼,以优美的姿态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仿佛从9000年前的贾湖之滨飞来,把厚重的历史舞成轻盈的梦,奏响一曲曲动听的骨笛新韵。

一架架无人机如夜空中飞舞的精灵,拼出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漯河自古就是商埠重镇、水旱码头。如今漯河港通江达海,让沉寂多年的“水旱码头”盛景再现。潮起沙澧天地阔。现代化漯河高质量发展的航船正乘风破浪,驶向星辰大海,激荡九州风雷。

须臾,一碗“北舞渡胡辣汤”在夜空中冒着腾腾热气,散发出岁月的食色鲜香。舌尖上的漯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省级非遗,北舞渡胡辣汤不仅是历史悠久的特色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是让游子日思夜想的家乡味道。万家灯火处崛起的现代化食品名城,人文精神和浓浓烟火气交融,让群众生活更有滋味、更加美好。

无人机编队以精心设计的飞行舞步不停在夜空中变换队形,绘就电视塔、玉兰大厦等漯河的地标性建筑图案,展现出漯河独特的魅力。

一只金色的凤凰翩翩起舞,翱翔在浩瀚天宇。双河汇流的幸福之城自古就是祥瑞之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带你走入一度度春华秋实、走向一场场诗和远方。

火红的玫瑰缓缓绽放、青年男女“手可摘星辰”、太阳系在空中旋转、飞翔的爱心、奔腾的白马……新颖的设计、流动的图案、变换的造型,为市民带来一场充满科技感的光影盛宴。

月色溶溶,星光闪耀;华灯映水,画舫凌波。人们扶老携幼、邀约亲朋,在一幅幅星光勾勒的盛世图景里感受漯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共赏沙澧河畔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无人机队形起落交错,写下色彩斑斓的“大美漯河,和和乐乐”“周末愉快”等字样。朵朵烟花璀璨绽放,一河诗画,满城缤纷,呈现水天辉映的星空幻梦。

最后,无人机表演在闪着红色流光的“我爱漯河”图文里落下帷幕。河对岸,漯河的文化名片在高耸的帆船造型中轮番呈现,“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的标语分外醒目。千架无人机表演讲述精彩的漯河故事,也让更多人发现了仰望星空的乐趣。

身居城市中的我们,每天为生活而努力奔波。当你感到疲惫的时候,请记得抬起头,看梦想之花如何在夜空绽放。每周六,让我们相约红枫广场,在这水天辉映的星光剧场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现实的温度,让想象力自由生长,在高处叩问未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