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香
小时候,有一种满足叫赶会。
在我老家的农村,赶会在时光长河中有着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是几代人心中的难忘记忆。赶会的人以周边乡镇村民为主,方圆十里八村的村民趁着赶会聚拢在一起,会朋友、串亲戚、采购商品、看大戏,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汇聚成热闹非凡的“交响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很多商贩早早摆好摊位,以唱戏的戏台为中心,不断向四面八方延伸。商贩收获的是利益,赶会的人向往的是红火、看的是热闹、收获的是开心。
儿时生活清贫,平时的生活很是单调,小孩子心中最盼望的除了过年就是赶会。会上有各种好吃的和好玩的,浓烈的烟火气让我们沉醉其中——在热闹的人群中,挤到前边买一块豌豆糕或一串冰糖葫芦,真是难得的享受!
最让我难忘的是每次赶会都要喝上两碗胡辣汤。热气腾腾的胡辣汤里淋上几滴香油,再将几根油条泡在汤里,胡椒的辛辣和牛羊肉的鲜香使味蕾得到极大满足。过瘾的滋味层层递进,一碗下肚浑身上下都舒坦,似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冬天,真是人间的美味!
姥姥和母亲都是十足的戏迷。尤其是姥姥,看起戏来简直是连饭也顾不上吃,搬个小板凳全神贯注地盯着戏台,心情随着戏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时而眉开眼笑、时而不停抹泪,在乐曲声中感受戏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过足了戏瘾。赶会回来的姥姥也给我脑补了许多戏剧故事和戏曲知识,如《穆桂英挂帅》《抬花轿》《打金枝》《花木兰》等,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也正是在姥姥的影响下,我也迷上了戏曲,看得懂不少剧种,尤其是韵味十足、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豫剧。偶尔我还能唱上几段呢。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固定的集市多了,网上购物的人也多了,但人们对赶会的热情不减,淳朴的乡风依然滋润心田,美好的记忆也永驻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