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星期

一碗粉浆面条


■程慧鸽

1997年,我离开家乡来到漯河,开始了异乡生活。最初几年,在我心里,漯河只是我暂时工作的地方,家人、朋友、美食都在老家。

漯河很多人都爱喝粉浆面条,大街小巷常常能听到叫卖声“粉浆面条,原汁原味的粉浆面条”。循声望去,总能看到一群人或坐或站,津津有味地边喝面条边谈论着口味。我隔三岔五也常常听到身边同事说想喝粉浆面条了。我很好奇,粉浆面条里究竟有啥神奇的调料,让他们几天不喝就会想。

记不清是哪一年的哪一天,我第一次喝了粉浆面条,那酸中带涩、涩中有苦的味道让我喝一口就皱起了眉头,很久不再想它。真不明白为啥身边那么多人提起粉浆面条就眉飞色舞。我忍不住想再尝试一次,怎么也不信别人嘴里香喷喷的粉浆面条于我却难以下咽。再次碰到卖粉浆面条的小摊儿时,我要了一碗。奇怪的是,这次喝居然没觉得那么难喝,唇齿间竟然品出了酸涩后特有的余香。这余香十分奇特,跟我以前吃过的任何饭食都不一样,自成风味。也许,这就是粉浆面条征服漯河人味蕾的秘密?

就这样,一天天喝着、品着,粉浆面条在我心里渐渐演变成了一道美食。

有一年冬天,我在郑州做手术,医院里住久了吃啥都没胃口。那天又到了饭点,我把自己包裹严实后和老公走出医院,在附近的街道转着找好吃的。看到路边一个卖粉浆面条的小摊儿时,我喜出望外:这么多天了,终于可以吃一顿有滋味的饭了!老公提醒我:“这儿的粉浆面条不一定好喝。”我却舍不得走开,想着再不好喝也总比医院的饭强吧——好歹也是粉浆面条呀。付了钱,老板给我盛了一碗。我一看心就凉了半截:碗里稀汤寡水的,看着就没热乎气儿。喝一口,那感觉分明是白水煮挂面,然后放了点儿醋。哪有漯河粉浆面条的那种浓郁酸香、软绵可口?

那一刻,我是多么怀念漯河的粉浆面条;那一刻,我意识到漯河成了我心里真正的家。

在漯河生活多年,我也学会了做粉浆面条。我家楼下附近有一家卖粉浆的店。除了卖粉浆外,店里还卖手擀面条、小芹菜、茴香、韭菜、小白菜、荆芥、藿香、泡好的熟黄豆、油炸花生米等各种做粉浆面条的配料。周末我常去这家采购食材。一小间店面里放着两口巨大的缸,一口缸里是酸味浆,另一口缸里是原味浆。粉浆是论瓢卖的,店主根据客人的喜好将两种口味的浆按比例搭配。他用木棍先在两口大缸底部翻搅几下,把沉底的浆粉搅匀了,然后拿起瓢舀。我喜欢酸味适中的浆,每次店主就在原味缸里舀一大瓢、酸味缸里舀一小瓢,然后将浆水倒进一个袋子。两种口味的浆混合在一起,搭配出的味道刚好是我喜欢的。

粉浆面条的做法简单。锅内放油,油热放花椒炸香捞出。浆水倒进锅里,加一点儿香油,轻轻搅拌,等浆水煮沸,伴着翻滚的粉浆将面条下锅。接着把泡好的芝麻叶放入锅里,等面条快要出锅时加入各样青菜——摘下的芹菜叶子和粉浆是绝配,千万不要扔了,下锅后非常好吃。有人说粉浆面条最适合搭配味道怪异的青菜,想想还真的是。放盐调味,一出锅那特有的香味就直入肺腑。寒冷的冬天,盛一碗热腾腾的粉浆面条,浇上一点儿辣椒油,再放一勺黄豆掺芹菜丁、花生碎儿。面条白、芝麻叶黑、青菜绿、黄豆黄、辣椒红,如此一碗面,色香味俱佳,保准谁喝了都会浑身暖洋洋、口齿都生香,再也忘不掉那独特的味道。

漯河人做粉浆面条一般都会用家里最大的锅做满满一锅,吃不完咋办?据说,酸浆和面混合就是原生态的保鲜剂,吃不完的粉浆面条可以热了再吃,不仅不会变质,味道还会更好。

被粉浆面条熏陶久了,我从老漯河人口中还了解到粉浆面条的起源。据传,粉浆面条起源于方城。明朝正德年间,京城一位钦差大臣路过此地在一家饭馆吃饭,店主因无上等米菜下锅而急得团团转。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急中生智,用椒叶、藿香等作为原料,用豌豆浆作汤下入面条,做了一锅豌豆浆面条。钦差大臣吃后十分满意。从此,粉浆面条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在各地流传开来。

如今,我在漯河这座小城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记不清喝过了多少碗粉浆面条。这碗面条热气腾腾、养胃安神,让游子的心渐渐安定,一年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