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2月29日 星期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


■李伟锋

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是从大地深处长出来的文字,是真正的“大自然的文字”。夜读《一个人的村庄》,灯下,村庄万物重新醒来,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干活的驴、逃跑的马、蚂蚁窝、村里的人一一浮现眼前。

对身边熟悉的动植物,作者以闲人刘二视野为映照。比如狗,太强,被妒忌;太懦,被轻慢;能说,是巧言令色;木讷,是笨拙迟钝。不解人意或太善解人意也不行,狗活着的艰辛,成了人的缩影。

对人、万物与自然,作者心怀悲悯。人是大自然之子,不是大自然的唯一。《老鼠应该有一个好收成》中,作者希望人和自然万物共享生命欢悦:“丰收和喜悦不仅仅是人的,也是万物的。我们喜庆的日子,如果一只老鼠在哭泣,一只鸟在伤心流泪,我们的欢乐将是多么孤独和尴尬……”作者不把老鼠当成“鼠窃”,平视“鼠辈”的生活、心情。万物一一为宇宙的完整和盘托出自己,构成大自然的一个个细胞、一根根血管。每个生命都是世界的焦点,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芒。自然赋予的秩序和自由,万物生灵都可以平等去分享、去品味。

对生灵对大地,刘亮程站在虫子的立场、从大地的角度反观、审视自我——“对于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爬在大地的某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瘙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小虫子和人处于平等生态地位,大地和人彼此观望。生命天然恣意,万物各展尊严。万物生灵是另一个自我的投射,是自我取得力量与希望的源泉。人间一趟,大地之上,人又何尝不是一棵行走的树、一只昆虫,在上下求索?

掩卷之间,老家那扎根我心里的一草一木再次清晰起来。阳光充沛,房前屋后,桃树、枣树、石榴等树一起迎接阳光,独自长成自己。摩挲树身,我感触到一棵树温润的纹理,体味它的吐纳和悲欢,树干里流动的汁液就像我体内流动的血液。

万物皆有情,万物皆可联。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一个人和他的村庄是一体的。我们和一个村庄、和自然万物息息相关,是彼此护佑的生命共同体。《一个人的村庄》正暗合了个体与世界这种关系。地球,也是一个村庄。这样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和一个村庄连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