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的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李玲童年时期,母亲几句简单朴素的叮嘱,在她心里埋下了热爱读书的种子,让她受益一生。
今年52岁的李玲是郾城区孟庙镇坡陈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谈及与阅读结缘,李玲表示自己的母亲虽然文化程度很低,但她坚信读书非常重要,一直鼓励李玲要好好读书。小学三年级时,李玲无意中读了母亲打算用来剪鞋样的《马克思选集》,里面很多词汇她还不太理解。这本书带她领略了更精彩的世界,让她体会到了读书的意义和乐趣。后来,她自己攒钱买了一本《雁翎队的故事》,读完后越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阅读。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为了借小伙伴的书来读,我给别人家割过草、干过农活。”李玲说,为了看邻居家糊墙的报纸,她甚至练就了倒着看字的本领。爱读书的李玲学习成绩优异,考上了大学。进了大学的图书馆,看到满满当当的书籍,她兴奋极了。很快就读完了《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孟丽君传》《围城》《简·爱》《呼啸山庄》《源氏物语》《西行漫记》等书。
大量的阅读点燃了李玲的创作热情。1998年,她在《漯河内陆特区报》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圆不完的梦》。从此,她创作不断,目前已在《奔流》《中国士兵远程教育》《河南文学》《阅读时代》《师墨飘香》等媒体上发表文学作品累计30多万字。
“每天无论多忙多累,我都会抽空看会儿书。有时候是白天在学校看,有时候晚上睡觉前静静地看。”李玲说,每天阅读,从未间断。
李玲不仅自己爱读书,还影响带领身边的人一起阅读。虽然是一名数学老师,但课余时间她带领学生诵读了大量古诗词,有时候还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学生听,点燃孩子的阅读激情,得到学生及家长一致好评。她的两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读书,女儿已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儿子今年读高三,语文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开心的时候,阅读为好心情锦上添花;失意的时候,阅读为我找到支撑点;班级管理困惑的时候,阅读让我找到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良方;觉得技不如人的时候,阅读让我变得自信……”李玲说,读书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