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4月12日 星期

春天 古人吃些什么花


古人云:“知时而食。”古人春食花,不仅为了品尝一口春鲜,更是体现了一种风雅。

古人食花,历史久远。晋王嘉《拾遗记·鲁僖公》中记载:“种仁寿木,木似柏,而枝长柔软,其花堪食。”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两汉时就有食牡丹之风。史料记载,“汉昭帝游柳池,中有紫色芙蓉大如斗,花叶甘,可食,芬气闻十里。”唐朝时期,花食品种进一步丰富。《隋唐佳话录》里说,武则天在花朝节时游园赏花,见百花齐放,随命宫女采集各种花朵和米一起捣碎,做成“百花糕”,还用牡丹花制作“牡丹饼”,赏赐群臣。唐人冯贽《云仙杂记》中记载:“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杜甫以槐花入面填饱肚皮,还以锦带花煮羹。留诗为据:“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宋元年间,鲜花入馔之风更盛,吃花已经演变成了一件极其风雅的事。王公贵族以吃花显示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名媛才子们认为“吃花如花,花容体香”,僧侣、道士、隐士、文人、学士及平民也都喜爱吃花。此时桂花、杏花、梨花、梅花、樱花、芙蓉花、玉兰花、紫英花、金雀花、玫瑰花、茉莉花等,均在美食单上,且吃法多种多样,不仅煮粥、入汤、做糕点,还煎、炸、炒。苏轼认为“油炸牡丹”味道不错,他作诗称:“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辛弃疾最爱荠菜花,留下名词佳句为证:“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至元代,最早的熏制花茶出现,人们开始“喝花”,皇家宴会上,喝蔷薇酒、享用杏花酸酪等花制食品。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详细记载了莲花茶、茉莉茶以及花制汤料等的制作方法。

到了明清,吃花更加精致。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金雀花,花生叶傍,色黄形尖,势如飞雀,甚可爱。春初开即采之,滚汤,入少盐微焯,可作茶品清供。”清朝孔尚任《桃花扇》里云:“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而《花卉入肴菜谱》中,兰花火锅、梅花玻璃鱿鱼羮、杏花烩三鲜、玉兰花扒鱼肚、桃花鱼片蛋羮、梨花鸡淖鱼翅、牡丹花爆鸡条、玫瑰银粉丝、月季花翡翠蚕豆、茉莉花熏鸡、荷花枣泥卷等,可凑一桌“百花宴”。

在古人眼里,各种花食既是美味,更成就了人们的雅趣,饱腹、美颜也醉心。

据《西安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