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4月25日 星期

郾城区:优化基层政务服务 方便办事群众


本报讯(记者 王艳东)“大娘,您坐!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没有?”4月24日上午9时许,在郾城区李集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地询问一名前来办事的群众。一幕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画面呈现在记者眼前。记者在该服务中心看到,大厅窗明几净,人社、医保、市场监管等服务窗口标识醒目,便民桌椅、小药箱、残疾人专用轮椅、雨伞等一应俱全。

记者留意到,窗口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位卡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办理流程一目了然。这是郾城区发改委专门为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制作的便民二维码。

据了解,李集镇便民服务中心能办理156项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每天接待群众30人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被群众称为“李集速度”。

今年3月,该服务中心受理743项政务服务事项,当月办结率为98%。

李集镇便民服务中心是郾城区不断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一年来,郾城区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对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进行优化提升,按照“应进必进、集中办理、授权到位”的原则,实行“大厅之外无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限时办结”的便民服务模式。截至目前,郾城区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定岗定员、人员全部到位,156项承办事项全部入驻,所有窗口均设AB岗,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制度统一上墙,市场监管、公安户籍、医保、社保、民政、卫生等部门业务“真下放、可办理”,实现了“进一扇门、办多家事”,切实做到审批提速、服务提效、便民利民。

配套设施标准化,行政审批规范、透明。郾城区发改委在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醒目位置张贴了行政许可工作流程图,并制作了专用二维码,手机一扫,“郾城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一目了然。一个审批服务项目一个告知单,明确项目承办部门、法律法规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及服务和投诉电话,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透明度。编制了《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指南》,将便民服务中心全程代办的服务制度及流程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办理阳光透明,服务精准到位。“我们还定期到敬老院,为老年人办理养老待遇认证。”李集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张莉莉告诉记者。

郾城区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服务触角,有针对性地开展错时延时服务、电话预约服务、弱势群体上门服务和帮办代办服务。对于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申请人一个电话,代办员“上门取件、上门送证”。65岁以上老人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只需在休息区等待即可,志愿者全程帮办代办。同时,双休日、节假日随喊随到,实现了政务服务“不打烊”。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