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星期

商时期青铜器具及重酒习俗


■赵永胜 王晨龙

漯河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任庄遗址、胡湾遗址、玉皇庙遗址等出土的陶器、铜器是殷商文明的反映。北舞渡、拦河潘、召陵等地出土的青铜器,器物有鼎、鬲、爵、斝、觚、觯等。其中,品类众多的酒器,印证了商代社会的重酒习俗。

《说文解字》中记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漯河市博物馆收藏年代为商的青铜鼎有弦纹空锥状足鼎、饕餮纹铜鼎等,它们除当作饮食器具外,主要用于宗庙祭祀礼仪。

爵在商代是最典型、最常见的酒礼器,是当时等级、身份标志的青铜礼器组合中的核心器,既有礼仪特征,又有实用特点,是夏商周时期最流行、最早期的酒杯。《博古图》载:“爵于彝器是为至微,然而礼天地、交鬼神、和宾客以及冠、昏、丧、祭、朝聘、乡射,无所不用,则其为设施也至广矣。”漯河市博物馆馆藏的商代“祖己”铜爵、“丁辛”铜爵、“戈父丁”铜爵是用于祭祀和饮酒的容器,在商代和西周青铜礼器中较多见。

漯河市博物馆馆藏的商代人字纹铜鬲为当时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增加了受热面积,便于加热,节省燃料和食物加工时间。“父癸”铜斝是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兽面纹铜觚是饮酒容器,有时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戈”铜觯是用来盛酒的礼器,觯为小瓶形状,大多有盖子,圆腹,侈口,圈足。

除了青铜器外,漯河出土的商代陶器,器型较原始社会时期更加多样,在烧造工艺水平上较前代有很大提高。器形主要是炊器类的鬲、罐、甑,饮器类的爵、觚、杯,食器类的簋、豆、钵、鼎,盛器类盆、瓮、大口尊、罐、壶等。陶器的纹饰,主要以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刻划纹、凹线纹、弦纹等。纹饰更加丰富,说明当时民众不仅注重器物的实用功能,还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