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9月12日 星期

从容面对衰老


案例:

76岁的李大爷说:“老了,真是不中用了。”——记性越来越差,老是忘记关火,忘记带钥匙,忘记吃药。颈椎、肩膀、肠胃都有了一些小毛病,不但开始影响正常生活,还给家人添了很多麻烦。

李大爷的女儿50岁了,她说在父亲身上看到衰老的可怕,也对年龄变得焦虑,抗拒自己身体出现的变化,比如白头发和皱纹的增加以及脸变黄、有斑等。

衰老是生命的自然过程,它不仅包括外表、体力的变化,还包括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与中风的后遗症等。面对衰老,越是防御,越会焦虑。那么,我们该如何接受自己慢慢变老的现实,又如何坦然面对?

对策:

了解衰老,理解身心之变化。了解衰老的过程,正确看待这些变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知和预防衰老,还能使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和对策。比如在30岁~40岁之间,皮肤弹性减弱,开始有细纹出现,基础代谢率下降,体重管理困难;40岁到60岁,体能下降明显,骨密度降低,关节开始出现疼痛,记忆力发生变化;60岁以上,免疫功能开始下降,消化系统效率降低,心血管弹性减弱,记忆力减退,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下降。我们可以根据所处的阶段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定期训练、规律饮食、保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等。

转变观念,老了其实也很美。我们之所以对衰老恐惧,是因为我们把关注点放在秃顶、驼背、步履蹒跚上,从而把它视为一种糟糕的、受人厌弃的存在,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老年人的优点。衰老为个人成长带来了诸多正面的影响,比如赋予我们智慧与经验,让我们在岁月的磨砺中变得更加沉稳和睿智,对事物的理解也变得深刻。衰老的存在不一定会剥夺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比如以前行走如风,现在虽然走得慢了,但因此看到未留意过的花花草草,对四季轮回变得敏感,更珍惜当下的时光。

持续成长,迎接人生第二春。从60岁退休到成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数十年的时间可以发展个人爱好,享受天伦之乐,为社会贡献余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重返职场,或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感兴趣的新事物,锻炼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强化大脑对资源的利用率和认知功能。老了还有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应对生活的法宝。

自我关怀,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允许自己出错,偶尔忘事或丢钥匙属于正常现象,不过分苛责自己。虽然年岁渐长,无法再像从前一样工作,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事,即便不完美也没关系。即便什么也做不了,单纯的存在也会给家人带来喜悦与感恩,自身的价值并没有降低。

维持社交,连接他人很重要。积极的社交活动会锻炼语言和记忆等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对于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健康非常重要。老年人可以利用科技产品和网络平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点滴;可以参与社区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增进邻里关系,培养友谊;可以用自己所积累的经验、用自己能够做到的方式为他人作贡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运用个性化的娱乐方式,比如时装秀、滑冰、潜水、摄影、手工制作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地享受生活乐趣。

试着接受衰老,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意味着不再被外在的表象所束缚,而能够看到生命的本质和内在价值,会珍惜每一个瞬间——无论青春的激昂还是暮年的安详。

本文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王晓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