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坚持从高质量发展大局与实践出发,明确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目标定位,凸显了漯河的鲜明特征,绘制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漯河蓝图。‘府检联动’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工作机制,形成交办、履责、督察、评价工作闭环,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近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李中华说。
近两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府检联动”机制,推动全市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加速度。
2023年5月,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建立“府检联动”机制,与市政府共同破解法律监督与依法行政中遇到的难题。同年8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法治保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关于落实“府检联动”案件线索及交办事项工作流程》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府检联动”案件线索、相关交办事项落到实处。
食品产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聚焦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联合建立食品企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办理涉食品案件,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聚焦现代化创新之城建设,市政府、市人民检察院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主体统一平等保护等方面共同服务企业发展,依法打击“傍名牌”等违法犯罪行为。市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护企工作站,及时了解企业法治需求,依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助推企业快速迈上创新发展之路。
聚焦现代化幸福之城建设,市政府、市人民检察院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研判沟通、信息共享、案情通报、专业技术支持等制度,以联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市人民检察院与市税务、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在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等领域联合建立协作机制40余项,进一步增强具体领域问题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针对城市、农村黑臭水体污染问题,督促行政机关治理被污染水源地6处、清理河道垃圾800余吨。我市积极落实“府检联动”机制,形成“党委支持、府检协作、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政法机关与行政机关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全市检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检察机关公正司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和法治政府建设,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杜永召说。
黄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