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

献给沙澧大地的赞歌
——《水韵沙澧》丛书筹备及出版情况
《水韵沙澧》丛书。


■本报记者 陈思盈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有幸从事文学副刊编辑近二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与漯河热爱文学创作的文友有了较多的联系。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漯河日报社的关心支持下,《漯河日报·水韵沙澧》文艺副刊立足本土,面向市内外,团结和吸引了一批文学爱好者,围绕新时代漯河的发展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助推了漯河文化事业的繁荣,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唱响主旋律、增添正能量,较好地发挥了党报优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报纸副刊有培养文学新秀的义务,要有固定的作者群,还要扩大读者群,提升报纸的影响力。作为《漯河日报》副刊编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漯河成长起来的优秀作家、好的作品推出去,让他们走出漯河、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近年来,国家对文学艺术事业和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升,作为副刊编辑,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策划并出版一套漯河作者创作的文学丛书。

这套丛书,是对本土作家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并且能够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指明方向、提供动能;这套丛书,翻阅它,可以大致了解漯河文学的创作水平及漯河文学创作队伍中有哪些新生力量;这套丛书,是漯河文化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新媒介。这些是我策划《水韵沙澧》丛书的初衷。

2017年初,在报社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漯河日报·水韵沙澧》文艺副刊策划推出《沙澧写手》专栏,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为漯河的文化建设备足后劲。经过六七年的积累,《沙澧写手》共推出40多名写作风格初步形成、写作质量相对稳定、创作成果较为丰厚的专栏作家。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指出,要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整体把握、系统推进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凝聚合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我们认为,借得东风好扬帆,筹备出版《水韵沙澧》丛书正当其时。前期,我们通过征集作品、筛选作品,并且与中国文史出版社沟通,最终确定9个人10本书作为一套丛书结集出版。这些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和诗集等,基本涵盖了文学的各种体裁。这些作者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他们分布于多个工作领域,有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中小学教师、退休人员。他们生活在沙澧大地,经历着时代的变迁,秉笔书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征集的作品大多是倾情描摹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精品力作,也是每名作者经历、情感、心血等的结晶。而且,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漯河籍知名作家周瑄璞为本丛书作序。

从2023年9月开始征集,到2024年11月出版,该套丛书历时一年多终于结集出版。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带动更多漯河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正能量的、反映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优秀作品。

感谢所有对《水韵沙澧》丛书给予大力支持的读者,感谢所有为《水韵沙澧》丛书付出努力的人。衷心希望我市社会各界更多地关心支持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祝愿漯河文学艺术之树常青,年年结出丰硕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