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本报自12月初开设《〈市民建言〉之平安漯河大家谈》专栏以来,首期刊发了市民建言中有关“礼让斑马线”的留言和记者的实地采访。同时,市民在“漯河发布”微信公众号上与记者紧密互动、各抒己见,在留言区留下了30多条宝贵建议。对于我市“礼让斑马线”的情况,本期摘录部分留言,让大家听听市民怎么说。
王**:很多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觉得反正车要礼让行人,走斑马线时都不左右看了。个人呼吁:在有必要的地方增设红绿灯,或者建天桥;个别不必要的斑马线可以取消,如500米的距离内居然有两三条斑马线。人民路原来就有好多斑马线,改造后交通状况好多了!
农夫: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没问题,可有些行人明知道车辆让行了,还故意慢悠悠地走,让司机很无奈。
大漠孤烟:礼让行人不错,但有的行人明明看到车都进入斑马线了,也当没看见,自顾自地走。你说气人不气人?
欢乐马:我想请教一下,礼让行人是只让行人,还是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和自行车都要让?
笑傲江湖:只有“车让人”,少了“人快走”!
周驰事:礼让属于道德层面,不该用罚款、扣分来“一刀切”。而且短短百十米的路有好几个路口,车辆一停一动,尾气排放也增加不少,带来的环境危害不能忽视。
隐水墨客:应做好礼让行人宣传。一是请交警部门针对礼让行人的若干情况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范规定制作图解,帮助群众了解哪种情况可以前行、哪种情况必须停下,可以在“漯河发布”或其他有知名度的公众号上进行宣传。二是相关部门对在“交管12123”上向交通违法提出异议的群众,在拒绝其申请时应阐述原因,让群众将问题弄清楚、搞明白。三是定期总结问题,在不礼让行人罚款较多的路段设置提醒标志;对群众争议的问题作图解说明,并进行宣传。
哲哲酱:礼让行人是对的,可是漯河的路口太多了,对于机动车确实不太友好。
江**:礼让行人这件事真的需要双向奔赴才有意义。今早路过壹号城邦南门,看见一位大妈从会展中心过来,应该是刚锻炼完身体要回家,见我停车礼让就慢悠悠地走。我没着急,毕竟曾在这里被拍过,罚了200元扣3分。但我后面一串车的车主不愿意了,纷纷按响喇叭。这时,大妈才快走几步。希望每一位礼让斑马线的司机都得到回应:被礼让的人安全、快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