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2月11日 星期

不断提升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福祉。在政协第八届漯河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们把关注点落在了基层医疗服务上,从医疗设备、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建言献策,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乡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肩负着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责,是医疗改革在基层落地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当前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仍存在高素质人员不足等问题。市政协委员郭潇雨认为,要着力改善基层诊疗环境,优化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待遇。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鼓励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卫生室,支持人口较少的村集中力量合建卫生室。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职称晋升倾斜政策,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设定专门的职称晋升评审标准,并开通“绿色通道”,以此吸引和鼓励更多年轻医疗卫生人才下沉乡镇,充实基层医疗队伍。

郭潇雨建议,推行村医“老带新”计划,鼓励乡镇卫生院年轻在岗不在编医疗卫生人员提升学历层次,考取职业资格,主动申请下沉,跟着“老”村医学习,提升村医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明确将乡镇卫生院必要的医疗服务经费、在职人员的工资和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落实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补助,为基层医疗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市政协委员王瑾建议,要加强对基层医疗的帮扶与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房屋修缮、设备更新和升级改造。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组网工作,让数据“多跑路”;强化上下级医院联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完善激励政策,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定期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提升业务能力。建立更详细的市、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流动,为基层医疗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