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星期

女子盘鼓队打出八面威风

2月16日,漯河市2025年民间艺术展演举行。图为樱桃郭村盘鼓队表演《樱桃郭盘鼓》。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2月16日,“红红火火过大年”漯河市2025年民间艺术展演举行。参加展演的樱桃郭村盘鼓队队员身着统一服装,在令旗手指挥下时聚时散,队形不停变换,动作整齐协调,场面大气磅礴,充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让观众为之振奋。最终,她们表演的《樱桃郭盘鼓》被评为最佳展演作品。

近日,记者到临颍县新城街道樱桃郭村,采访了这支平均年龄50岁的女子盘鼓队。2008年,在外从事演艺事业多年的张焕菊回到家乡,任樱桃郭村妇联主席,经常带领村民开展文艺活动。2009年,樱桃郭村盘鼓队成立,队员全是女性。张焕菊专门从开封请来盘鼓艺人指导队员排练。樱桃郭村盘鼓队队长潘书霞说,2010年,樱桃郭村盘鼓队在大大小小文艺演出活动中崭露头角,逐渐打出了名气。

盘鼓是一种集打击乐器、舞蹈表演、武术动作等于一体的民间鼓乐舞蹈表演形式。盘鼓重的20多斤、轻的也有15斤,一个7分钟的节目结束,表演者往往大汗淋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盘鼓学起来更加不易。“盘鼓表演是个力气活,不练就真本事,便打不出来气势。因为学起来非常累,能坚持下来的人,我都非常敬佩。”负责队员日常训练的张焕菊说。

盘鼓的学习分背鼓谱、学鼓法、练动作、走队形4步。将鼓谱背到滚瓜烂熟是学习盘鼓的第一步。由几个汉字组成的鼓谱看起来简单,但背起来并不容易。如何停顿、声调如何变换、不同的汉字代表着哪些打击位置,这些都有讲究。鼓谱口口相传,从有经验的老鼓手那里学习后,自己再背诵。

潘书霞说,学习鼓谱时,她不管干什么活,嘴里总会念叨着,就连晚上做梦都是在背鼓谱,仿佛“着了魔”。

第二步是学鼓法。这一步相对容易,只需要站着不动,根据鼓谱的节奏练习击鼓即可。

练动作是最难也是最累的一步。盘鼓的动作大多是武术动作,幅度大、力量足。由于盘鼓是用绳子斜跨在身上,做动作时很容易偏移,队员们练了好长时间才让鼓身保持稳定。为了练好盘鼓动作,队员们要蹲马步。一场训练下来,很多人累得直不起腰,甚至回家都要人搀扶。令旗手也不轻松,要不断挥动令旗完成各种动作,时间久了,手掌上全是血泡。

动作练好了,最后便是走队形。三角队形、弧形队形、正圆队形……一年年过去,樱桃郭村盘鼓队在队形上不断创新,已经能熟练掌握十几种队形。

背鼓谱、学鼓法、练动作、走队形之后便是提升熟练度的训练。每晚训练三四个小时,连续训练两个月后,鼓手算是“出师”了。

谈及近些年樱桃郭村盘鼓队在市、县大赛屡获大奖的原因,张焕菊坦言,在于对盘鼓表演的守正与创新。盘鼓队按“鼓二镲一”的比例组合,分原地演奏与行进演奏两种表演方式。她在盘鼓表演中加入一些舞蹈动作,使盘鼓表演有了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张焕菊说,练习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虽然很累,但每当练好一个节目登台演出时,队员们都特别兴奋。

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队员不得不退出盘鼓队。虽然不少年轻人学习盘鼓,但是坚持下来的只有四十多人。

张焕菊说,她们的最大愿望就是盘鼓表演越来越精彩,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盘鼓,将其代代传承下去。因此,她们从孩子抓起,在村里开展“盘鼓小小传承人”活动,为孩子们购买“迷你版盘鼓”,由队员教孩子们击鼓。每逢节假日演出,这帮孩子都会上场。

“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在舞台上表演,有模有样,我们都发自内心地高兴,觉得后继有人了。孩子们的加入给了我们动力,让我们在传承、发扬盘鼓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张焕菊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